科研产出
剑麻斑马纹病病原鉴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剑麻斑马纹病是剑麻的毁灭性真菌病害,是剑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从海南、广东和广西的剑麻主产区共收集剑麻斑马纹病样品12份,提取其病原菌的基因组DNA并进行rDNA-ITS区序列扩增,序列的比对结果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相一致,表明参试菌株的病原菌均为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N-J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2个参试菌株可分为两个类群,存在一定的地域分化。以上研究将为今后对剑麻斑马纹病的发病规律、防治方法及抗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剑麻 斑马纹病 rDNA-ITS 序列分析 病原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狗牙根种质资源营养价值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测定了91份狗牙根种质营养期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和磷含量等8个营养成分指标,并以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作为判断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可将91份种质分为高营养型、低营养型和普通营养型3类。旨在为狗牙根作为饲草的应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剑麻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研究剑麻种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筛选8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Pst I/Mse I引物组合对40份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扩增,共获得条带数785条,多态性条带数507条,扩增效率64.58%,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98.13条。其中,以P-GAC/M-CAC引物的扩增效率最高,达到78.63%;其次是P-GTG/M-CTC,达到71.28%;扩增效率最低的引物是P-GTA/M-CTT,为52.94%。表明供试材料在DNA水平上,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广泛的变异。各供试材料相似系数介于0.44~0.83,在相似系数0.51处可将40份种质划分为4大类。8组引物在40份供试材料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特异带型,这些特异带型对供试剑麻种质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无核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3个无核荔枝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通过与有核荔枝对比分析,阐明无核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荔枝无核但能发育成大果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核荔枝和无核荔枝果实中GA3和ABA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IAA和ZT表现差异较大,初步认为无核荔枝和有核荔枝果实发育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激素调控模式,或者果实发育与GA3和ABA关系更为密切;无核荔枝果实中高含量的IAA和低含量的ZT可能是其产生无核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