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木菠萝果腐病中一种新病原茵的分离与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海南省东升农场发现一种新的木菠萝果腐病,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一个菌株Bl,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其为该病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sp.);帚梗柱孢霉(◇缸,砌_0cf以iumsp.)引起的木菠萝果腐病为首次报道.
关键词: 木菠萝 果腐病 帚梗柱孢霉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Fruit rot Cylindrocladiu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激处理对辣椒冷害及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0℃冷激处理对8℃冷藏辣椒耐贮性的影响及相关生理机理。【方法】用0℃冷风分别处理辣椒4 h和12 h后置于8℃冷藏,以不经过冷激处理直接置于8℃冷藏的作为对照,定期观测并取样。【结果】与未进行冷激处理的对照相比,0℃处理4 h显著降低了冷害指数和病情指数,降低了辣椒果皮的细胞膜透性,提高了SOD、CAT和POD的活性,降低了辣椒冷藏前期的H2O2含量,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的含量;0℃处理12 h加重了辣椒的冷害和病害,并产生了与处理4 h相反的生理效应。【结论】0℃冷激处理4 h提高低温贮藏辣椒的耐贮性与其激活了辣椒的防御系统及保护了细胞膜系统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毒死蜱降解菌及其降解机理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毒死蜱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其残留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应用微生物降解是消除其残留的有效方法。筛选高效毒死蜱降解菌、构建基因工程菌、提取降解酶,成为国际上解决毒死蜱残留问题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现已富集分离得到50余株毒死蜱高效降解菌及降解酶制剂配方。笔者重点阐述毒死蜱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及途径、毒死蜱降解菌的多样性及毒死蜱微生物降解影响因素,并探讨毒死蜱残留控制技术发展趋势,为中国热带地区农产品毒死蜱残留控制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毒死蜱 毒死蜱降解菌 微生物降解 矿化作用 共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浸润瞬时表达分析番木瓜miR162a的研究(英文)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农杆菌浸润瞬时表达方法不仅在蛋白互作、鉴定基因沉默抑制子及基因功能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还应用在小RNA的研究中。在对植物microRNA的研究中,农杆菌浸润方法通过将将转基因导入农杆菌浸润本生烟瞬时表达,可以快速、稳定地对植物microRNA进行检测和鉴定,样品在几天内就可分析完成,比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有优势。笔者借鉴国外拟南芥microRNA瞬时表达分析的方法,克隆了番木瓜的miR62a前体序列连接到双元表达载体pSuper1300上构建成35S::cpa-miR162a质粒,导入农杆菌GV3101后浸润本生烟,浸润后48 h提取本生烟叶片总RNA后通过miRNA northern blot检测到miR162a,而本生烟和番木瓜自身则无法检测到低丰度的miR162a。本文介绍的农杆菌浸润瞬时表达方法能够在体外加工产生成熟的miRNA,该技术有助于对microRNA的结构-功能的相关性及靶标验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番木瓜 瞬时表达分析 农杆菌浸润 microR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梨酸锌/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动态粘弹性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研究由氧化锌(ZnO)和山梨酸(SA)原位生成山梨酸锌(ZDS)对天然橡胶(NR)网络结构及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应变扫描中,混炼胶的弹性模量、粘性模量及耗损因子,随着应变的增大而降低,随着ZnO/SA填充量的增加,其胶料的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初始值增大,即ZnO/SA用量越多,形成填料-填料间网络结构越强,Payne效应更加显著;硫化胶的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的增大而降低,随着ZnO/SA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大;硫化胶的粘性模量随着应变的增大,先呈现出轻微增大后迅速降低,随着ZnO/SA填充量的增加,其胶料的粘性模量对应变响应更为明显。在频率扫描中,混炼胶、硫化胶的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ZnO/SA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大;混炼胶的损耗因子,随着频率的增大而降低,随着ZnO/SA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氧化锌 山梨酸 原位生成山梨酸锌 天然橡胶 动态黏弹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博弈模型的民营企业进入民航业的经济效应分析
《企业导报 》 2011
摘要:一、民营企业进入民航业的博弈过程分析(一)博弈模型的构建考虑在国有垄断行业特定区域有4个博弈主体:政府、国有民航企业、潜在进入者民营企业、消费者。由于在研究政府对民营企业准入规定过程中,消费者的影响并不直接,所以只考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根化五唇兰组培苗的光合生理特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为探索兰花内生真菌在兰科植物生长发育中的效用,以野生五唇兰中分离并初步筛选的内生菌根真菌为接菌剂,对五唇兰无菌组培苗进行菌根化苗盆栽试验,试验采用液体培养的菌液进行根部喷施,待菌根化苗生长18个月后测定其成活率及光合生理等指标。结果表明:接菌明显提高了五唇兰幼苗成活率,促进了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及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的增加,并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以接dmf-49菌处理效果最明显,但五唇兰光合速率不高,在1.50μmol·m-2·s-1以下。表明从野生五唇兰中分离并初步筛选的有效内生真菌能提高其菌根化苗的光合能力,提高植株的生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氧还蛋白抗体柱的制备
《生物技术通讯 》 2011
摘要:目的:探索硫氧还蛋白(Trx)抗体柱对Trx融合蛋白纯化的可行性。方法与结果:对含有Trx基因的质粒表达载体pTrxFus进行改造,在Trx读框之后加入6×His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端带有6×His标签的Trx,经Ni2+柱亲和纯化后制备多克隆抗体;把经蛋白A纯化后的抗体偶联在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凝胶上,制成Trx抗体柱;用此抗体柱纯化与Trx融合表达的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SDS-PAGE结果显示获得了纯度较高的Trx-CpTI。结论:用Trx抗体制成的免疫亲和层析柱可以有效纯化Trx融合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条斑病毒ORF Ⅰ、ORF Ⅱ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热带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以连接在pMD-18T载体上的香蕉条斑病毒(BSV)全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得到了带有Gateway R重组反应接头序列的香蕉条斑病毒ORFⅠ及ORFⅡ基因片段,经过BP、LR重组后,构建成带有目的片段的酵母双杂诱饵质粒pDEST32-O1及pDEST32-O2。将质粒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序列和编码框均正确的重组质粒。将以上2种正确的重组质粒分别与用于构建诱饵质粒的pDEST22空质粒共转化酵母MaV203感受态细胞,利用营养缺陷培养基(SC-Leu-Trp)筛选转化子,并对转化子进行毒性鉴定、自激活鉴定以及3-AT抑制浓度鉴定。结果显示,2种转化子均生长正常,说明所构建的2个重组质粒表达蛋白对酵母无毒性作用,其在特异营养缺陷培养基(SC-Leu-Trp-Ura)中无法生长,不能产生自激活现象,3-AT抑制浓度分别为50、75 mmol/L。以上结果说明所构建的2种诱饵质粒均可用于后续酵母双杂工作,为BSV与宿主的蛋白互作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