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根据品种感病性预测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
《中国水稻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品种感病性预测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高东明,秦文胜,龚林根,秦维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实验室,杭州310021;江苏省常熟市病虫测报站,江苏常熟215500)关键词:稻条纹叶枯病;预测式;感病系数TheForecastofRiceStripe...
关键词: 稻条纹叶枯病;预测式;感病系数


红壤旱地种植印尼绿豆的养分归还效应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研究表明,红壤旱地种植绿肥—印尼绿豆,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每667m2达6527kg至8246kg),其有机物质的归还系数达084至087。在本试验条件下,施肥对印尼绿豆养分归还报酬率高,N约1∶10,K2O约1∶37,P2O5约1∶1。在印尼绿豆的有机物总归还量中,人工归还的约占2/3,其中尤以占总秸杆量327~373%的刈嫩秸杆的养分含量最为丰富,其养分归还量占秸杆养分总归还量:N占436~557%,P2O5占418~503%,K2O占557~610%。印尼绿豆刈嫩秸杆中K2O的含量高达679%,具有明显富集钾素特性。
关键词: 红壤;旱地;印尼绿豆;养分归还;效应


大麦抗赤霉病性的遗传研究
《科技通报 》 1995
摘要:采用特矮大麦/早熟3号、特矮大麦/紫皮大麦、特矮大麦/91-6411、91-6411/早熟3号4个杂交组合的P_1、P_2、F_1、F_2、B_1、B_2世代,研究了大麦抗赤霉病性的遗传。结果表明,大麦抗赤霉病性表现为部分显性或超显性,细胞质作用不明显。在特矮大麦/早熟3号、特矮大麦/紫皮大麦和特矮大麦/91-6411中,共同亲本特矮大麦的感病性主要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在91-6411/早熟3号中,抗赤霉病性为数量性状,加性、显性和加性×加性互作效应均极显著。大麦的抗赤霉病性与株高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与抽穗期、单株穗数无显著相关。
关键词: 大麦;赤霉病;品种抗性;遗传分析


低丘红壤四种垦用方式土壤养分平衡和消长研究
《土壤通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对浙江省兰溪市茶场土壤研究结果表明,在四种垦用方式中,土壤养分来源除林地主要靠雨水外,旱地、桔园、茶园均主要来自化肥,其次是有机肥补给;四种垦用方式土壤养分收支皆有盈余,年均盈余量为茶园>桔园>旱地>林地;土壤养分的消长趋势与土壤养分年均盈余量趋势基本一致。
关键词: 低丘红壤;垦用方式;养分平衡帐


杨梅优良新品种──早色
《中国果树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杨梅早熟品种一般都果实偏小,品质不良,适应性差。为选育出早熟的优良新品种,适应杨梅生产发展需要,从1971年开始,在浙江萧山杨梅产区开展了良种选育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75年选出了6月中旬成熟的“早色”优株,其果实品质优良,果型较大,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综合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当地同期成熟的杨梅品种。其营养系后代的优良性状亦表现稳定。1990年通过省级鉴定,199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作为推广品种在适宜地区发展。目前早色品种已栽植有530多公顷。
关键词: 杨梅,品种,早色,早熟性


试论浙西红壤旱地持续农业中的土壤培肥问题
《浙江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从耕层养分含量及其有效性;作物生长与土壤环境协调关系以及当前肥料投入水平及土地生产潜力三方面论证了红壤旱地的土壤肥力状况。指出培肥土壤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提高低产土壤的生产水平是当务之急。土壤培肥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首先要增加化肥投入,以无机换有机;2)利用“本田投入”实行土壤培肥生态工程;3)利用红壤土地资源优势,发展以饲料玉米为主的多元饲料生产基地,探索饲料生产—农区饲养业—土壤培肥的良性循环新途径。
关键词: 红壤旱地;土壤肥力评价;土壤培肥生态工程


低丘红壤旱地春玉米后期防避干旱的技术措施
《浙江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红黄壤地区季节性干旱,是影响旱作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据水建国等研究,金衢地区气候干湿度<1,全年基本持平,但季节间差异很大,雨热同期不同步;4~6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50%,而7~8月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1%。在干旱时期,以降水量<3mm划为无效降水,则...
关键词: 红壤旱地;春玉米后期;防干旱技术


减少测定纤维素酶误差的研究
《浙江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减少测定纤维素酶误差的研究林开江,陈兵(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测定纤维素酶有许多方法,底物主要有两类:一为改性纤维素,如羧甲基纤维素钠(Amano测定法)、羟基乙基纤维素(国际药品联合会提供的测定法)、磷酸纤维素(Merz测定法);另为天然结...


妇女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与潜力
《农业科技管理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本单位女科技工作者在农业科技工作中贡献及发挥作用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女科技人员如何在农业科技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条件和必备因素。
关键词: 妇女,农业科技


浙江省杨梅施肥若干问题的探讨
《浙江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浙江省杨梅施肥若干问题的探讨孟赐福,吴益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杨梅是我国的特产果树。而浙江省又是全国最大的产杨梅省份。据统计,1991年杨梅栽植面积已逾50万亩,投产面积也达44、3万亩,成为我省仅次于柑桔的第二大水果。杨梅的管理历来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