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浙江太湖稻区稻瘟病菌流行小种及群体毒性分析
《浙江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991~1993年从浙江太湖稻区采集、分离406个水稻稻瘟菌单孢株,鉴定出7群15个小种,其中中A49、中D1、中D3、中E1、中E3及中G1为主要流行小种。供试稻瘟病菌对Pi-ks、Pi-a、Pi-k、Pi-km、Pi-z、Pi-ta、Pi-ta2及Pi-t等8个抗病基因具有较强的毒性,毒性菌株广泛分布于各县(市)。Pi-i、Pi-kp、Pi-kh、Pi-zt及Pi~b等5个抗病基因对多数菌株仍显示抗性,侵染这些基因的毒性菌株在部分县(市)尚未测到或分布数量较少,因此在生产和抗病育种上尚有利用价值。


耐高温酸性蛋白酶的菌株筛选及特性研究
《浙江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采用高温、超剂量常规诱变筛选方法,获得的耐高温酸性蛋白酶生产菌S3-15菌株,它所产生的耐高温酸性蛋白酶,最适pH值依次为2.5、3.0、2.0,最适温度为50℃。同时表明,S3-15产生的酶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能力。90℃下恒温4hr的酶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64.26%;60℃下稀释100倍的酶溶液30分钟酶存活率为72.18%。
关键词: 耐高温,酸性蛋白酶,菌株筛选,酶特性


中国南方镰孢属的研究─—Ⅰ.胶孢镰孢及其分类地位
《江西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本文对胶孢镰孢Fusariumsubglutinans(WollenweberetReinking)P.E.Nelson,T.A.ToussounetMarasas的形态、培养性状、菌丝生长温度、寄主范围和蛋白电泳图谱作了研究和描述,并与其近似种串珠镰孢F.moniliformeSheldon作了区别比较。研究结果指出胶孢镰孢是串珠镰孢范畴外的一个独立种。F.moniliformevar.subglutinansWollenweberetReinking,Fusariumsacchart(Butler)W.Gams和Fusariumsacchart(Butler)W.Gamsvar.subglutinans(WollenweberetReinking)Nirenberg均是其异名。文末还讨论了胶孢镰孢的分类地位与命名问题。
关键词: 胶孢镰孢;糖合镰孢;串珠镰孢


浙江镰刀菌增补──本色镰孢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浙江镰刀菌增补──本色镰孢叶琪明,王拱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杭州310021;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杭州310029)AdditiontoFusariumfromZhejiangProvinceF.concolor¥YeQiming;...


中熟早籼辐8970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辐8970系采用辐射诱发突变体作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热早籼新品种,经各级区试鉴定,多点试种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应用,表现穗大粒多,千粒重及结实率高,分蘖中等,耐肥抗倒,秧龄弹性大,较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白背稻虱,纹枯病轻,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中等.199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已在省内外部分地区大面积生产应用。
关键词: 中熟早籼,辐8970,秧龄弹性


干香菇辐照灭菌贮藏研究
《核农学通报 》 1995
摘要:香菇辐照灭菌贮藏研究结果:1.防霉剂量3kGy即可,经过处理的香菇,霉菌数(个/g)10左右;大肠菌群(个/100g)<30,细菌总数(个/g)45左右,比对照降低一个数量级。2.试验还表明:经5kGy剂量处理的香菇,其主要营养成分无明显变化。3.经2次脱水+放入Ⅰ号保鲜剂+B种包装材料包装+辐照处理的综合贮藏技术,能使脱水香菇贮藏1年,其色泽和品质基本保持不变。


低丘红壤稻田氮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以早籼浙9248、晚籼浙选优3号、晚杂汕优10号和协优46为供试品种,于1991年和1994年在低丘红壤稻田进行氮肥不同施肥时期与用量配比试验。结果表明:低丘红壤稻田在一季总施氮量相同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前期用肥量,增施保花肥、粒肥,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保花肥施用的有效时期在倒三叶露尖-剑叶露尖之间,施用量以总用量的20%~30%为宜,如表现缺肥症状,用量可适当增加;若用量过多时,宜在倒二叶露尖-剑叶露尖和始穗期时分2次进行。施用保花肥、粒肥的增产机理在于提高后期分蘖的成穗率、减少颖花退化,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增加。
关键词: 低丘红壤;稻田;氮肥施用


水稻品种抗褐飞虱筛选技术的探讨
《浙江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水稻品种对褐飞虱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SSST法)和参照该法评定的苗期和成株期受害等级为品种的短期受害反应;以SSST法筛选出的1~5级抗性品种采用苗期继续为害10天、成株期继续为害15天所具的其抗级保持期和该期内定期考查等级的平均值综合评定的持抗等级为品种的长期受害反应。对比苗期和成株期TN19级时的受害等级,不少品种表现不一致,TN19级后的持抗等级表现也如此。鉴于成株期持抗等级接近于我国田间水稻对褐飞虱的受害反应,故比苗期持抗等级更具实际意义。
关键词: 水稻品种;持抗褐飞虱;筛选技术


PP333对夏季叶用莴苣抽苔的控制效应
《浙江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在夏季高温下,低浓度(0025、005、01mg/L)PP333浸根能有效抑制叶用莴苣主茎的伸长,促进根系及叶片的生长和分化,增加叶片宽度、厚度及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产量。同时,多效唑处理还增加了生菜叶片内Ca、Fe元素及Vc的含量。
关键词: 多效唑;叶用莴苣;高温;抽苔控制


粮(草)、猪、鱼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其经济效益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粮(草)、猪、鱼系统是近年来红壤地区发展较快的农牧渔结合的生产系统,农田种粮、草,牧草、饲料喂猪,猪粪、牧草喂鱼,形成粮(草)—猪—鱼食物链体系。有关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转化研究,国内已有不少报道〔1,2,4〕。但是对粮(草)—猪—鱼食物链体系的系统...
关键词: 物质循环;转化率;稳定性;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