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11个水稻亚种间杂种、 1个籼型品种间杂种和 7个籼、粳、爪哇型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低温对雌、雄配子育性和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多数品种的结实率对温度敏感 ,而亚种间杂种更易受温度影响。当花粉充实和开花受精处在日均温 13.7~ 2 9.3℃的范围内时 ,温度每降低 1度 ,亚种间杂种的花粉育性平均降低 3.4 2± 1.6个百分点 ,结实率平均降低 6 .74± 1.6个百分点。亚种间杂种开花期适宜日均温为 2 6 .8± 1.9℃ ,安全日均温为 2 4 .6± 2 .9℃ ,比常规稻的平均值分别高 1.2℃和 2 .0℃。低温使雄配子的育性降低 ,从而导致结实率降低 ,因此 ,改善花粉的耐低温能力是稳定亚种间杂种结实率的重要途径。通过筛选 ,能够选育到气候适应性广的高产稳产亚种间杂交稻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杂交水稻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作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籼型水稻 4个不育系和 4个恢复系配组的 4× 4 NCII交配设计 ,对其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在叶绿素含量、饱和光强、量子效率、 CO2 补偿点、光合功能期、叶片寿命等性状中 ,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 ;在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性状中 ,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光合速率、光合功能期、 CO2 补偿点和饱和光强等性状受不育系影响较大 ,恢复系对叶绿素含量、叶片寿命和量子效率等性状作用较大 ,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性状受父母本互作效应影响。 (3)各组合 9个性状小区均数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之和之间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利用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之和预测杂交稻光合性状表现对有效选配高光效组合有重要意义。 (4)各性状狭义遗传力的大小依次为 :饱和光强、 CO2 补偿点、量子效率、叶绿素含量、叶片寿命、光合功能期、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大螟孕卵与寄主杂草的关系及其危害
《江苏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大螟寄主广泛 ,寄主在大螟生长发育及为害过程中作用显著。研究得出 ,旱稗与水稻混生会加重大螟发生程度 ,纯作稻区则大螟不孕卵 ;三代大螟为害水稻呈白穗、枯孕穗和虫伤株 ,虫伤株比例越大 ,平均单穗粒重越小 ;三代大螟可转株为害 1~ 3次 ;水稻大田产量损失率 (Y)与白穗和枯孕穗率 (X)之间的相关式为Y =0 .2 311+1.10 18X ,r=0 .995 0 ;田间以出现 0 .36 %以上白穗、枯孕穗时为对大螟实行用药治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籼型水稻 4个不育系和 4个恢复系配组的 4× 4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其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1)根系活力及其衰退值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 85 %,说明两者可以作为育种指标。 (2 )两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极显著 ,说明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 ,但根系活力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而其衰退值以加性效应为主。(3)龙特甫 A和镇恢 0 84具有较高的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 ,可作为优良亲本利用。 (4 )根系活力及其衰退值均表现正向优势 (衰退值负向优势为好 ) ,表明利用杂种优势改良根系生理活性这一性状比较困难 ,但通过亲本的适当选配仍能获得强优势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对硝基苯氧基)三乙胺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及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研究
《精细化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 ,与 1,2 二氯乙烷在pH >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在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 ,温度约 80℃的条件下反应约 2 0h ,直至对硝基苯酚反应完全 ,收率 85 %。所合成的中间体 1 氯 2 对硝基苯氧基乙烷再与二乙胺继续在氢氧化钠、水、甲苯为反应介质 ,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 ,温度约 90℃的条件下反应约 12h ,得产品 2 (对硝基苯氧基 )三乙胺 ,收率 95 %。使用相同的方法合成了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类似物。所得产品对水稻作了生物活性实验 ,结果表明 ,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并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关键词: 2(对硝基苯氧基)三乙胺 植物生长调节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