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西山区平欧杂种榛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北方园艺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推动山西近年兴起的山区平欧杂种榛生产良性发展,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榛子课题组从2012年起开展了山区平欧杂种榛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在建园、品种选择、栽植、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以供生产者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小蜂螨危害调查与分析
《中国蜂业 》 2019
摘要:小蜂螨是危害全国乃至亚洲养蜂业最严重的蜜蜂体外寄生虫之一[1].山西作为养蜂大省,其养蜂业一直深受小蜂螨的危害.小蜂螨在山西各地蜂场的疫情基本表现为此起彼伏、从未止息,甚至在个别地区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当地养蜂业的发展.为此,项目组对近年来山西省小蜂螨疫情状况展开调查,并详细掌握山西省小蜂螨的危害和防治现状,以期为下一步山西省小蜂螨防治策略制定工作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剂量2,4-D丁酯对谷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通过比较不同剂量2,4-D丁酯对谷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为筛选适宜谷子生产的除草剂最佳使用剂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喷施25,40 d后,2,4-D丁酯2 250 mL/hm~2处理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最好,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79.74%,85.82%,与喷施清水(CK)相比,2,4-D丁酯1 125 mL/hm~2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增产率达到29.44%,2,4-D丁酯1 500 mL/hm~2处理次之。1 125 mL/hm~2是谷子生产中2,4-D丁酯使用的最佳剂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诱虫板对梨木虱诱杀效果比较
《山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利用不同颜色诱虫板对运城梨园梨木虱的诱杀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黄、白、蓝3种诱虫板的诱杀效果差异显著,其中,黄色诱虫板的诱杀效果最佳,梨木虱诱杀量是白色诱虫板的2.09倍,是蓝色诱虫板的5.86倍;白色诱虫板诱杀效果次之,而蓝色诱虫板诱杀到的梨木虱虫量最少.说明梨园悬挂诱虫板进行物理防控可行,建议在梨木虱大发生时,运城梨园中可悬挂黄色诱虫板,以降低园中梨木虱的虫口数量、减轻梨木虱的发生为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源魏氏梭菌16s rDNA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中国养兔 》 2019
摘要:魏氏梭菌病常引起兔急性腹胀、腹泻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2018年11月初,山西省某兔养殖场出现大量急性死亡,病死兔以腹胀、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采集病死兔胃内容物,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疑似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疑似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并通过PCR扩增其16s rDNA序列,判定为魏氏梭菌;对判定为魏氏梭菌的菌株通过K-B纸片法进行体外敏感药物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对磺胺甲氧嘧啶的耐药率高达86.67%,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80.0%,对泰乐菌素的耐药率为66.67%,均呈现高度耐药;对氧氟沙星、红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26.67%、20.0%、13.33%、13.33%,为中度耐药;对阿奇霉素和磷霉素不耐药.
关键词: 腹胀 腹泻 魏氏梭菌 16s rDNA鉴定 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食品酸粥的发酵工艺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从酸粥中分离的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h8-c作为发酵菌株,进行了酸粥的发酵工艺研究.使用不同的接种量和原料处理方式对糜米进行发酵,并以乳酸、自由氨基酸含量和感官评价作为酸粥的评价指标.结果 显示,以1%接菌量生米发酵48 h,酸粥风味最佳,酸度适口、自由氨基酸含量较高,达到177.23μg/mL.以相同工艺使用不同谷物为原料进行发酵,不同谷物的酸粥自由氨基酸含量存在明显区别,依次为小米>大米>糜米.与混合菌株发酵产品相比,以戊糖乳杆菌h8-c作为初始菌株发酵的酸粥,乳酸含量无明显差别,自由氨基酸含量是混菌发酵的2倍,且单一乳酸菌发酵的酸粥口味更加纯正,没有异味.该研究确定了酸粥发酵的基本工艺,相关数据为酸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