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CUP1为筛选标记的酿酒酵母整合型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生物技术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赋予工业酿酒酵母对淀粉和纤维素的降解活性,提高酿酒酵母对粗木薯粉进行酒精发酵时的酒精产率;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工业酿酒酵母不适于使用营养缺陷型筛选标记对转化子进行筛选的问题,以及避免引入抗药性标记基因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构建了以抗铜蛋白基因CUP1为筛选标记的酿酒酵母整合型多基因表达载体。以载体pYES2-PMF-rDNA为基础,以新的筛选标记基因CUP1替换原有的尿嘧啶Ura-基因,得到载体pYES2M。再顺序插入葡聚糖内切酶基因eg3、葡萄糖淀粉酶基因ga1和β-葡萄糖苷酶基因bgl1,构建得到以CUP1为筛选标记的酵母整合型三价表达载体pYES2M-eg3-ga1-bgl1,其中每个基因都具有独立而完整的表达盒,包括启动子、信号肽和终止子,从而实现多基因单表达载体一次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洁粉蚧防治药剂筛选及安全间隔期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为了适应菠萝无公害食品生产的要求,达到安全合理地施用化学农药的目的,对几种常用的杀虫杀螨剂对菠萝洁粉蚧的防治效果及其在菠萝上的安全间隔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噻嗪酮、吡虫啉、杀扑磷(速扑杀)等对菠萝洁粉蚧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种苗浸泡对于菠萝洁粉蚧的防治效果尤为明显,吡虫.噻嗪酮、吡虫啉、杀扑磷等药剂浸泡处理的菠萝植株种植4个月后未发现菠萝洁粉蚧为害,对菠萝洁粉蚧的防治效果达100%;氧化乐果、噻嗪酮、炔螨特、吡虫啉等药剂在菠萝上的降解速度慢,安全间隔期长,杀扑磷、毒死蜱、哒螨灵等药剂在菠萝上降解速度快,安全间隔期短。菠萝种前进行种苗浸泡处理,收获时果实未检出农药残留。
关键词: 菠萝洁粉蚧 药剂筛选 防治效果 农药残留 安全间隔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眼斑病菌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室内毒力测定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测定了甘蔗眼斑病原菌部分生物学特性以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0℃,而最佳产孢温度为25℃;光照条件下有利于菌丝体生长,而黑暗则有利于孢子产生;其生长最适pH为6~7,而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pH值为5;该菌对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利用效果较好,果糖和木糖次之,山梨糖效果最差。多菌灵、正品甲津托、代森锰锌、百菌清、菌核净5种供试杀菌剂对眼斑病菌的菌落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宫牛黄丸结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
《中国卫生产业 》 2011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安宫牛黄丸结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并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予2组病例均行西医常规综合抢救治疗,予治疗组病例加用安宫牛黄丸结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8%,在控制抽搐与发热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安宫牛黄丸结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德宏咖啡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中国热带农业 》 2011
摘要:本文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基础,对云南德宏主要咖啡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样品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德宏咖啡基地的六六六、滴滴涕、总砷、总汞、总铬等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适合发展绿色咖啡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与网络发展概况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详细介绍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日本、韩国7个国家在农业信息技术及网络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在研究进展、应用领域、数据资源、网络发展等方面做了简要的分析概括。以期对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及网络建设的发展研究提供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云南油棕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种子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南和云南油棕种质资源,从DNA分子水平上对海南和云南油棕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应用ISSR技术对海南和云南的63份油棕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23个引物共扩增得到201条扩增条带,其中有多态性的条带为155条,多态性条带占总扩增条带的77.1%。聚类分析的结果将不同地方采集的种质明显的分为8类,采自不同地方的种质材料能明显的根据种质来源相对集中在一起,油棕种质材料可按采集地进行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