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碳-14对水稻的诱变效应与处理剂量的关系

浙江农业学报 1992

摘要:分别用早籼“二九青”植株和种子作试验材料,~(14)CO_2和Na_2~(14)CO_2作诱变剂,M_2代熟期和株高突变率作为考察指标。研究了~(14)C诱变效应与处理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4)CO_2处理植株和Na_2~(14)CO_2处理种子的诱变效应与剂量关系趋势相似。两种处理的熟期和株高总突变率均以111×10~4Bq/株(粒)剂量处理最高。其中诱变早熟突变的适宜剂量为222×10~4Bq/株(粒)左右;诱发矮秆突变的适宜剂量为74×10~4Bq×株(粒)左右。

关键词: 碳-14 水稻 处理剂量 诱变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嫁接防治番茄青枯病试验简报

植物保护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青枯病是热带国家及美国南部番茄上发生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我国南方各省的番茄也深受其害,重病田减产可达50-100%。利用番茄高抗的砧木进行嫁接,是目前防治青枯病最安全有效的途径,日本、美国等已作为实用技术普及推广,日本大约有80%的茄果类蔬菜进行了嫁接。我们于1989-1990年进行了利用抗病砧木嫁接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的软腐病

食用菌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近两年,浙江黄岩市在金针菇上发生一种新的真菌性病害——金针菇软腐病.病原菌经分离培养获得的菌种,并把在PDA培养基上长出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于健康的金针菇上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现出与原来病菇相同的症状.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鉴定为异形枝葡孢Cladobotryum variun Nees.该菌在双孢蘑菇和韧革菌属上寄生已有报道,但在金针菇上发生尚未见报道.现将金针菇软腐病发生为害情况及病原菌形态简介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乳清粉含量对乳猪培育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含乳清粉5、10、15%的乳猪料以及不含乳清粉的酸化乳猪料和合资企业生产5311乳猪料饲喂1~5周龄的杜浙杂交仔猪32窝。仔猪5周龄断奶平均体重分别为8.20±0.19、7.09±0.21、7.81±0.16、7.87±0.18和7.71±0.23公斤(P<0.01);其平均日增重相应为192.0±5.0、162.2±5.3、182.8±4.4、181.0±4.9和178.7±6.3克(P<0.05);饲料/增重分别为0.19、0.30、0.20、0.26和0.26;7~35日龄仔猪成活率分别为98.6、98.3、98.6、98.3和100%;每公斤增重的乳猪料成本为0.30、0.53、0.40、0.41和0.45元。从上述指标分析,以含5%乳清粉的饲粮组较好。

关键词: 乳清粉 乳猪 培育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血吸虫人工感染动物试验时出现的生物学现象

中国兽医杂志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在研究血吸虫病的治疗药物时,需要进行疗效考核,一般采用动物人工发病,定量接种血吸虫尾蚴,待粪孵阳性后,进行治疗,隔一定时间后进行解剖并用静脉冲洗法收集虫体计数,作为考核疗效的依据,这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酸细菌对湿谷霉变的抑制作用及应用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在我国主要水稻产区,稻谷收获时,经常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稻谷不能及时干燥,以致发生严重湿谷霉变而造成大量损失,粮食生产和贮运部门都极为重视湿谷的应急防护措施。目前,在湿谷和高水分粮的贮藏中较为常用的是物理方法和防霉剂应用等手段。

关键词: 产酸细菌 湿谷 霉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麦种质资源抗赤霉病、黄花叶病和黄矮病的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 从1986-1990年,在田间病圃田对我国大麦三大主要病害(赤霉病,黄花叶病和黄矮病)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总共鉴定了大麦种

MTI732

中国柑桔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药剂简介 5%MTI 732乳油,日本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产。 防治对象 柑桔红蜘蛛。 试验结果 1991年5~7月在浙江省宁海县10年生温州蜜柑园进行。设MTI 732乳油1000、2000、3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及对照(清水)5个处理。喷药3天后,MTI 732乳油1000、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胱氨酸提取母液的综合利用

浙江化工 1992

摘要:胱氨酸提取母液中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缬氨酸等均具有较高含量,可分别提取,留下的作复合氮基酸,可进一步制连饲料添加剂、复合氮基酸稀土微肥等.

关键词: 复合氨基酸 饲料添加剂 稀土微肥 提取工艺 谷氨酸 综合利用 酪氨酸 酸母液 游离氨基酸 精氨酸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