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DNA甲基转移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软件对油棕、桃树、豌豆、胡萝卜、拟南芥等植物的DNA甲基转移酶的核酸及其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同源性比对分析,进而对其信号肽、跨膜结构域、疏水性和亲水性、蛋白质二级及三级结构、分子系统进化等重要参数进行预测和推断.结果表明:DNMT的全长cDNA包括5非翻译区、一个开放阅读框和3非翻译区,该蛋白无信号肽和蛋白转运肽,是一个亲水性蛋白,具有两个BAH和一个DNA甲基化酶结构域,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要结构元件,各个结构域之间可以依靠静电作用依次结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红素氧还蛋白基因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自激活检测
《生物学杂志 》 2010 CSCD
摘要:利用PCR方法扩增香蕉红素氧还蛋白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序列CdRD和开放性阅读框序列FRD,并在其上下游分别引入NdeⅠ和SalⅠ酶切位点,双酶切后与同样经NdeⅠ和SalⅠ双酶切的诱饵质粒载体pGBKT7连接,构建重组诱饵质粒pGBKT7-CdRD和pGBKT7-FRD,并将此两重组诱饵质粒转入酵母菌株AH109中进行营养缺陷型分析检测毒性及自激活。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诱饵质粒pGBKT7-CdRD和pGBKT7-FRD,并且其无自激活报告基因作用,对酵母菌株也无毒性作用。这说明此两个重组诱饵质粒可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为从香蕉叶片cDNA文库中筛选获得与香蕉红素氧还蛋白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序列CdRD和开放性阅读框序列FRD相互作用的受体蛋白基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香蕉红素氧还蛋白 CdRD基因 FRD基因 酵母双杂交 自激活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世界热带作物生产国农业基本情况简析
《热带农业工程 》 2010
摘要:对世界主要热带作物生产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这些国家的农业资源基本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最后对主要热带作物生产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及对策探讨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2010
摘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重要子部分,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产业内木薯项目组织、实施过程的调研,就其资金内容、使用范围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专项资金管理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UMS-390Ⅱ型木薯收获机的研制
《农机化研究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木薯块根是工业上主要的制淀粉原料之一,世界上木薯全部产量的65%用于人类食物,但国内木薯收获机的研制尚未见到相关系统报道。为此,阐述了一种木薯收获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型满足设计要求,且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种杀菌剂对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菌菌株的毒力测定
《农药研究与应用 》 2010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芒果蒂腐病对多菌灵的抗药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对2株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菌菌株进行了21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以期筛选出对抗多菌灵菌株毒力强的杀菌剂,为防治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提供理论依据。通过EC50值和EC90值综合分析,在供试的21杀菌剂中,对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菌菌株毒力强的杀菌剂是异菌脲、丙环唑、戊唑醇,其次为腈菌唑、咪酰胺锰盐、咪酰胺、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这9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的首选杀菌剂;另外,烯唑醇和百菌清的EC50值和EC90值均相对较低,也可作为防治抗多菌灵芒果蒂腐病的杀菌剂。
13种药剂对剑麻斑马纹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大田防治剑麻斑马纹病的高效低廉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进行室内筛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5%敌克松、70%甲基托布津和68%精甲霜.锰锌的EC50和EC95最小,抑菌效果最好;10%苯醚甲环唑和66%霜霉威的EC50和EC95最大。通过对药剂抑菌效果和使用成本的分析,建议生产上使用55%敌克松、70%甲基托布津、68%精甲霜.锰锌、72%霜脲.锰锌、50%烯酰吗啉、50%锰锌.氟吗啉和64%克菌特防治剑麻斑马纹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pacC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cubense,FOC)1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pacC基因(FOC1-pacC,FOC4-pacC),对FOC1-pacC和FOC4-pacC相似序列进行搜索和比对,以及对基因编码蛋白进行结构预测,发现FOC1-pacC和FOC4-pacC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 863、1 905 bp,编码634、620个氨基酸,2个小种之间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差异明显,FOC1-pacC比FOC4-pacC缺少1个基因片段,FOC-pacC与其相似序列有显著差异,比对缺少2个基因片段;初入侵转录组表达分析说明,2生理小种pacC基因在小种侵染不同品种香蕉过程中表达有差异,FOC1-pacC基因只在粉蕉中检测到表达,而FOC4-pacC则在粉蕉和香蕉中都检测到表达,但在粉蕉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香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对槟榔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以槟榔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增大,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酶活性出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酶活性整体呈"S"形变化趋势,两者可能在逆境处理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