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金斧种衣剂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初步研究
《作物杂志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用金斧种衣剂(1∶80、1∶1001∶120、1∶150)和50%多菌灵可湿粉包衣处理绿豆种子,结果表明:金斧种衣剂(1∶80、1∶100)在防治绿豆根腐病及提高绿豆产量方面都优于50%多菌灵可湿粉。从应用成本和效果两因素考虑,绿豆生产田应用金斧种衣剂1∶100包衣处理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菌视紫红质中质子泵出的分子机理
《微生物学杂志 》 2006 CSCD
摘要: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或bR)是盐生嗜盐菌(Halobacterium salinarium)等细菌的跨膜蛋白质,其色基视黄醛的光致异构化作用触发细菌视紫红质的一系列结构变化,把质子从细胞质泵到细胞外空间。对细菌视紫红质中质子泵出分子机理进行了描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叶草RAPD反应条件的优选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以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 L.)、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和杂三叶(TrifoliumHybridumL.)三种三叶草为材料,对RAPD反应条件中的dNTP浓度、随机引物浓度、模板DNA用量、Taq DNA聚合酶用量、退火温度以及预变性时间分别进行梯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体积为25μL:ddH2O,19.1μL;10×Buffer,2.5μL;Primer,200 nM;dNTP,200μM;Taq DNA聚合酶,1U;Template DNA 1ng/μL。通过试验建立了一套稳定的RAPD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扩增效果良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玉19玉米新品种对密度与追氮量的反应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通过合玉19玉米新品种不同密度、不同追氮量对产量反应的研究,认为合玉19玉米新品种栽培密度在4.5万株/hm2左右,追氮量375 kg/hm2时,产量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马铃薯品质现状及改良对策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较为简要地叙述了目前中国马铃薯品种的品质现状,对中国马铃薯育种中品质性状上存在的问题及品种的品质性状改良目标建立进行了探讨,结合分析了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研究与利用现状,从倍性育种技术、分子技术与种质资源等的研究与利用方面着眼,提出了中国应加强育种新技术开发和利用以及扩大种质资源利用范围的马铃薯品质改良策略,为今后开展马铃薯品质育种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