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十五”期间长江下游棉花栽培研究方向商榷

中国棉花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长江下游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提出了“十五”期间长江下游棉花栽培研究的 4个重点领域。即棉田多熟立体种植高效、持续关键技术的研究 ,多熟复种下棉花机械化地膜直播技术体系的研究 ,早熟、优质、高产协调栽培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调控技术 ,长江下游棉花主要气候灾害及综合减灾技术的研究 ,并探讨了各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 长江 下游 棉花 栽培 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新品种“渝苏297”选育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对甘薯新品种“渝苏 2 97”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 .在 1994— 1996年四川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 ,“渝苏 2 97”藤叶产量 2 4 0 4t/hm2 ,与对照品种“南薯 88”平产 ,鲜薯产量 2 0 18t/hm2 ,生物鲜产量 44 2 2t/hm2 ,薯干产量 6 2 0t/hm2 ,生物干产量 9 0 8t/hm2 ,分别比“南薯 88”增产 0 5 9% ,0 2 6 % ,5 2 6 % ,3 5 3% .它在重庆、四川的生产上产量表现更好 .该品种萌芽性好 ,结薯较早 ,大中薯率 75 %以上 ,薯块烘干率 30 74% ,出粉率 19 0 0 % ,氨基酸含量2 41% ,抗黑斑病 ,贮藏性好

关键词: 甘薯 “渝苏297”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畜粪便生物干燥技术研究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对影响粪便发酵温度与脱水效果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60%与70%含水量基质发酵温度及脱水效果基本一致 ;添加调理剂有利于提高发酵温度与加粪便脱水 ;适当通气可加快粪便干燥。

关键词: 粪便 发酵 脱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棉花育苗移栽亩产皮棉百公斤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省棉花育苗移栽的研究起始于 50年代 ,到 70年代后期得到推广应用 ,目前育苗移栽面积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 90 %以上。同时 ,在棉花育苗移栽的基础上 ,研究示范和推广了移栽地膜棉 ,目前移栽地膜棉面积占全省棉花育苗移栽面积的60 %以上。由于移栽地膜棉和露地移栽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提高 ,江苏省棉花单产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其中1 996~ 1 998年三年全省平均单产皮棉达 1 1 2 9.5kg· hm-2 ,并在生产中出现了移栽地膜棉每公顷皮棉超 1 875kg,露地移栽棉亩产皮棉超 1 50 0 kg的高产示范方。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棉花育苗移栽的关键配套技术仍是我省棉花持续、稳定发展的技术支撑。本文是按照 GB/T1 .1 - 1 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林厅提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编制的“棉花育苗移栽亩产皮棉1 0 0~ 1 2 5kg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棉花 育苗 移栽 产量 江苏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丙溴磷防治棉铃虫的抗性风险与混配的增效作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棉铃虫室内抗性选育及田间种群抗性调查 ,对丙溴磷的抗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棉铃虫相对敏感种群 (抗性倍数 2 2 )经 12代 9次选育后 ,达到低水平抗性 (6 9倍 ) ,LD50 值比选育前提高 3 0倍 ;田间种群抗性调查表明 ,山东聊城种群对丙溴磷已产生低水平的抗性 ,抗性倍数为 5 7,由此认为丙溴磷推广使用后存在明显的抗性风险。考虑到治理措施的可行性 ,建议用混配混用的方法来延缓抗性的发展 ,同时还测定了丙溴磷与 4类 9种杀虫剂的混配增效作用 ,发现在 5 0 %和 90 %死亡率水平上 ,丙溴磷与辛硫磷、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硫丹等 4种杀虫剂的组合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 棉铃虫 抗药性 丙溴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桃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果树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八五"以来在桃新品种的培育、示范推广、桃遗传育种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今后的育种目标.

关键词: 育种 品种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秧苗本田期根系建成特征及其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水培试验,通过秧苗移栽前剪根与不剪根处理,对旱育秧苗和水育秧苗本田期上、下层根系构成、生理活性及单株产量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本田期旱秧苗下层根数量、根系体积、根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力,分别高于水秧苗48-5 % ~175-8 % 、31-4 % ~68-2 % 、35-7 % ~66-2 % 、61-3 % ~128-4 % ,剪根处理对旱秧苗下层根的吸收表面积、根系活力影响不明显,而对水育秧下层根系构成及根系活力影响极显著。上层根的主要形态、生理指标与下层根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旱秧苗单株产量比水秧苗增加22-8 % ~70-0 % ,产量构成主要表现在每穗实粒数和粒重上显著高于水秧苗。除下层根活力外,上、下层根系构成及生理活性与单株产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r = 0 .965 0 * ~0-999 2 * *) 。剪根处理对旱秧苗穗实粒数、粒重无显著影响,而使水秧苗单株有效穗数、粒重和单株产量显著降低。总之,旱秧苗本田根系生长优势首先表现在下层根的发生数量多、体积大、吸收表面积大、活力高、吸收能力强,这是旱秧苗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水稻 旱秧苗 本田期 根系建成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应性广等特点 ,199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为一季中稻栽培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稻 两优培九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粳稻选育进展、问题及对策

种子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对梭条花叶病的抗性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560份小麦品种(系)对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表现可划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4种类型,其中高抗材料占7.3%,高感材料占87.7%。在抗病品种中,又可划分为抗介体、抗病毒两种类型。通过对8个S×S、6个R×R、16个S×R和12个R×S的抗性表现研究其抗性遗传。结果表明:(1)抗性特性为细胞核遗传,抗性基因为显性;(2)抗病毒基因品种中有3对显性基因控制;(3)抗介体性状由1对、2对或3对显性基因控制。4个单基因抗介体品种的抗性遗传被追踪研究。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小麦梭条花叶病 抗性类型 抗性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