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高异黄酮新种质创新利用Ⅰ异黄酮含量及与籽粒相关性状的分析
《大豆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黑龙江省247份野生和栽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分析以及大豆异黄酮含量和籽粒相关性状的分析,初步明确了:野生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分布范围(416.2~6808.2μg/mL);野生大豆异黄酮平均含量高于栽培大豆;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和籽粒大小呈显著负相关(r=-0.9648**);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和籽粒颜色也具有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兰皂甙对绵羊瘤胃酶活及日粮养分48h降解率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12只装有永久性瘘管的成年雄性东北细毛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0,100,200和300 m g/kg丝兰皂甙的饲粮,研究了不同水平丝兰皂甙对绵羊瘤胃内纤维素酶、总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对全混合日粮有机物(OM)、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48 h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绵羊瘤胃内的总脱氢酶平均活性依次为95.62,97.36,99.48和101.54 U/mL,与对照组(第1组)相比,第4组总脱氢酶活性提高了6.2%;纤维素酶平均活性第2、3和4组分别较对照组(44.66 U/mL)提高了5.2%,8.5%和16.7%,其中第4组同1、2组相比达显著水平(P<0.05),第1、2、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2、3、4组OM瘤胃48 h降解率分别为59.90%,62.28%和64.65%,均高于对照组的58.74%,其中第4组高于对照组10.06%,二者差异显著(P<0.05);DM和NDF 48 h降解率均以第4组最高,分别为57.54%和3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07%和13.06%;1~4组ADF 48 h降解率虽有上升趋势,但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丝兰皂甙 绵羊 纤维素酶 总脱氢酶 瘤胃48h降解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品种嫩单10在NaCl胁迫下生理变化分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 2006
摘要:以玉米嫩单10为材料,分别用0,25,50,75 mmol/L的NaCl对其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并在胁迫处理后的2,4,6d测定幼苗叶及根中的脯氨酸含量,幼苗叶中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在同一胁迫时间里,幼苗叶及根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幼苗叶中还原糖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出现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出现下降趋势。表明玉米嫩单10幼苗对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顺应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佳木斯地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
《农业与技术 》 2006
摘要:马铃薯主要是以块茎繁殖为主的作物,在生长期易被病毒侵染造成病毒性退化,且常受晚疫病、软腐病等多种病害威胁,使本属于高产作物的马铃薯常常不能高产稳产,所以必须种植脱除病毒的马铃薯,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脱毒马铃薯是对茎尖脱毒后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是经诱导产生的试管薯或经扦插获得的马铃薯。本文重点介绍佳木斯地区在防虫网室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选3种不同基因型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建立了辣椒高频离体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5 mg/L+I AA 0.2 mg/L;芽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5 mg/L+I AA 0.2 mg/L+GA3 2 mg/L;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1mg/L,当植株长到10~12片叶时,进行移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