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14)C、~(15)N双标记秸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密闭培养和熏蒸提取法,研究14 C、1 5 N 标记秸秆对红壤和变性土中原有土壤微生物量及其 C/ N 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秸秆可增加原有土壤微生物量,原有土壤微生物量 C和 N 在培养初期很快即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原有微生物量 C减少程度大于原有微生物量 N。虽然加入外源基质,土壤原有 C、 N仍是微生物能源和养分的主要供给者。土壤微生物量的 C/ N 值,红壤为672~1104;变性土为470~730,加入秸秆可导致这一比值降低。

关键词: 秸秆;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价抗虫转基因棉花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了携带人工合成的GFMCryIA杀虫基因和经过修饰的CpTI基因的高效双价杀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GBI121S4ABC。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pGBI121S4ABC转入到石远321、中棉所19号、3517和541中国棉花生产品种中,首次获得了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株系。叶片室内抗虫生物学鉴定表明,抗性好的株系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大于96%;经分子检测,证实了双价杀虫基因在棉花基因组中的整合与表达。

关键词: 双价;CpTI;Bt杀虫基因;植物转化;棉花

特殊气候条件对小麦白粉病流行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1998年小麦白粉病的流行危害与常规年份具有较大的差异,表现在秋苗的感病率高;春季发病时期早,扩展速度快;中后期病情稳定期推迟,流行时间长,最终危害加重。分析原因主要是适宜发病的湿度时间加长,雨日雨量加大,另外田间高密度群体和高湿度生境也给病菌提供了良好的增殖条件。小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要以栽培调控和种子处理为基础,推广全程化学控制技术。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温度,降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棚室番茄灰霉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作者对江苏省对沿江及苏北地区棚室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和果实,以第一要受害最重.发病盛期在11-12月翌年的3-4月.低温、高湿的环境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在防治上采取农业生态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适期应在发病初期.

关键词: 棚室 番茄灰霉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花菜主要性状在自产后代中的遗传稳定性

中国蔬菜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花菜(B.OLERACEA VAR.ITALICA)具有广泛的自交不亲和性,随着自交代的增加,通过选择花期自交和指数迅速下降,3代后渐趋稳定.系内株高、分要支数、花粗细、球茎髓部空实度、花瓣颜色等性状在自交3~4代后趋于一致花球成熟期自交4代尚难稳定.球径与球高比值 世代间变化不大.花球大小、蕾期亲和指数、生长势等方面表现明显的自交衰退.

关键词: 青花菜 自交 不稳定指数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MICMS系统双低不育系宁A6、保持系宁B6 和恢复系宁R1、宁R2、宁R3 和宁R4,研究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归类、MICMS系统恢复性的遗传、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和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结果表明:(1)不同育性级别植株的花粉数量、花粉生活力、自交结实率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将本试验育性分级标准中的1 级、2 级和3 级植株均作为不育株,仅4 级植株为可育株。(2)根据这一归类方法,MICMS恢复基因符合一对显性基因的遗传模式。另外,在分离世代中还存在部分雄性不育株,表现为开花前期有少量花粉,后期则完全不育,对于这些植株的遗传表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MICMS系统恢复系宁R1、宁R3 和宁R4 的恢复基因处于同一位点,是等位的。(4)MICMS系统恢复系宁R1 和宁R4 的细胞质是可育细胞质,宁R2和宁R3 的细胞质是不育细胞质。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MICMS 恢复性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生菌防治棉花黄萎病机理

江苏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从棉株体内分离获得的内生菌Ala、73a接入棉花黄萎病菌菌株JC1B(落叶型)、BP2(非落叶型)的Czapek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后提取粗毒素,用考马氏亮兰G250法测定浓度,结果表明:对BP2产毒素抑制最强的为Ala菌体,抑制率达5197%;对JC1B产毒素能力抑制最强的是73a菌体,抑制率为7260%。同时,Ala、73a的代谢物对JC1B、BP2的产毒素和菌丝生长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加入内生菌或代谢物后,其黄萎病菌毒素粗提液对棉苗致萎度下降。内生菌株处理棉种对出芽有促进作用,其中73a菌株的促进作用略强。

关键词: 内生菌 棉花黄萎病菌 毒素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菌肥在大棚黄瓜栽培中应用效果研究

北方园艺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生物菌肥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黄瓜施用生物菌肥能够提高黄瓜根系活力,促进植株生长,提高黄瓜品质,降低硝酸盐污染,同时可以起到改土培肥,改善土壤环境的作用,因而,可作为生态肥源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生物菌肥 黄瓜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种消毒剂在低温条件下对猪口蹄疫病毒杀灭效果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在防制猪口蹄疫工作中,消毒是重要的措施之一。近几年来,新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不断出现,市场上消毒剂品种繁多,而每种消毒剂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使用上的局限性。猪口蹄疫病的流行也有其特点,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期,因此筛选在低温条件下对口蹄疫病毒具有确实可靠杀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香灵(ZXL)对薄荷生长及出油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时期施用不同浓度的增香灵(ZXL),对薄荷生长及出油率均有影响。施ZXL后薄荷总节数增加,叶片加厚、增绿,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19.0%,代表薄荷产量的出油率比对照提高24.9%。

关键词: 壳聚糖,薄荷,出油率,叶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