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漂白粉有效氯含量及水体中残留量的测定

中国水产 199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狼尾草亲本的开花特性

草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杂交父本象草N51是对光照最为敏感的短日照作物,每日9h,光照处理2~3周,能有效地诱导抽穗开花。象草的穗由分蘖穗和分枝穗组成,由于单株分蘖穗和分枝穗发育程度的差异和群体中个体间的差异致使N51群体散粉期可达30d,散粉高峰期2周。母本Tift23A在南京能完成生育过程,开花期与播期有关,相关系数为0.886,群体散粉期与N51同样有30d。由于亲本花期长,因此花期能很好地相遇、杂交、结实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亲本,花期相遇,短日照作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抗花叶病品种类型、抗源开发与利用及鉴定配套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大豆抗病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抗源材料的挖掘、品种抗病性类型的利用及有关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大豆高产、优质、抗病育种提供依据。现已取得可喜的进展:1.分析了中国10个省(区)大豆产区病毒病源的主要组成和危害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了大豆抗病育种的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抗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蔬菜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茄子抗黄萎病育种在病原菌生理特性和茄子抗病性两方面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并对我国茄子抗黄萎病育种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茄子,黄萎病菌,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多抗中籼品种——南京玉籼的选育及其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中籼品种南京玉籼在1991~1992年江苏省中籼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078kg。在1993年江苏省中籼稻生产试验中,产量比对照盐籼156增产7%以上。大面积试种示范,亩产超过500kg,高产田块达550kg/亩以上。稻米外观半透明,基本上无心腹白,粒形细长,整精米长度7mm以上,长宽比为317∶1,米质7项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部颁一级米标准。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和褐飞虱。该品种全生育期143天左右,株高100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一般有效穗21万/亩,每穗实粒93粒,千粒重26g。株型紧凑,生长清秀,是一个优质、高产、抗病性和抗虫性较好的中籼品种,适宜在苏中、沿江和苏南丘陵中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关键词: 中籼稻,优质,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研究

中国兽医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安徽、河南两地黄牛犊腹泻粪样中分离出了3株能在MA-104细胞上稳定繁殖、继代的轮状病毒(标号为BRV007、BRV014及HN-7)。中和试验表明,该3株黄牛分离毒与北京奶牛毒BRV6555及国外参考毒株NCDV之间抗原性无差异,同属轮状病毒血清6型(或牛轮状病毒血清1型),在亚组抗原特异性上均为第Ⅰ亚组。用BRV014高代次(50代以上)细胞培养物(TCID50=10-6.5)于孕母牛产前3个月和1个月经肌肉免疫注射2次,可明显提高母牛初乳中的轮状病毒抗体,在产后20d,抗体滴度仍能维持在1∶64;临床观察,免疫母牛所产犊牛的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83.8%。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腹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九五”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初步明确了影响白背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稻螟等大发生的关键因子。研制出以神经网络、地统计、轨迹分析等方法与GIS相结合的水稻重要病虫害中长期预警系统,1997年在部分区域进行褐飞虱、白背飞虱、白叶枯病等病虫害发生实况试报,结果与实际相符。监测出国内主要稻区褐飞虱、稻瘟病菌、白叶枯病菌的种型动态,明确了褐飞虱生物型的变异规律:致害力在抗性品种上由弱变强,在感虫品种上由强变弱。评价、筛选出抗稻瘟病品种48个,抗源208份,抗白叶枯病品种3个,抗源33份;抗褐飞虱品种7个,抗源69份和抗白背飞虱品种2个,抗稻瘿蚊品种1个。研制出水稻种衣剂、B-916微生物制剂、“健秧宝”种子处理剂等高效低毒,实用性强的新药剂,并已在实验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研究了稻田生态中重要天敌的控害作用和中性昆虫的主要种类,并提出了保护利用天敌的措施;修订褐飞虱防治指标2项,初步制定出区域性病虫害综防集成配套技术。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棉纤维分化和发育的几个重要阶段测定胚珠及纤维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细胞分裂素(ZRs)3类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发现:开花前3天(即棉纤维细胞起始时期)IAA和ZRs的含量相当高;花后5~15天(即纤维伸长高峰期)GA3的含量处于快速增长期;花后15~35天(即次生细胞壁加厚期)IAA的含量呈直线上升趋势,胚珠中各内源激素的含量显著高于纤维中的含量。由此可知,棉纤维的分化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GA3促进纤维的伸长,ZRs抑制纤维的伸长;促进纤维次生壁形成的重要因素是IAA。

关键词: 棉纤维;发育;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萎病菌液体培养过程中有关pH值问题初探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棉花黄萎病菌液体培养过程中有关pH值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H值为4.8~5.0的查皮克培养基不但高压蒸气灭菌后不会产生沉淀,而且是比较适宜于黄萎病菌发挥正常产毒功能的培养基。另外,pH值在4.8~6.8范围内的查皮克培养基培养黄萎病菌15~21天后,其粗滤液pH值表现为上升趋势,并且在该pH值范围内,黄萎病菌的产毒量与培养基pH值不存在直接联系。文章最后对黄萎病菌在液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值变化的可能机制作了讨论。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液体培养;pH值;查皮克培养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制微生态制剂在肉鸡中的应用

中国家禽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自制微生态制剂在肉鸡中的应用何家惠侯继波徐筠遐王继春刘冬霞邵春荣张顺珍胡来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210095以往药物的应用在疫病防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长期使用的负面效应就是药物残留及病原菌抗药性的加剧。现代养禽业的管理方法阻断了雏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