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降水资源有效化与旱地农业

资源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针对旱地水资源生产潜力可控性分析,探讨了旱地农业高产的可能性,根据研制出的小雨有效化渗水地膜,提出了降水资源有效化是旱地农业突破口的观点,并建立起渗水地膜保小雨、微地形打孔集大雨和孔洞灌溉节约用水的新技术体系。经过大面积试验取得了极其显著的增产效果,从而证实了这套新技术体系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利用这套技术体系实施全省旱地降水资源有效化工程的建议

关键词: 降水资源;渗水地膜;打孔;孔灌;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棉花各组织器官对棉铃虫抗性的研究

棉花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控制棉铃虫的危害,人类一直在做不同的尝试。每年因棉铃虫的危害使一些地方棉花产量大幅度减产。依靠大量喷洒农药来防治害虫,不但费用较高,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近十年来,国内外均成功的把Bt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内,达到有效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杀虫效果,在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棉花新品种——晋棉25号

中国棉花 1999 CSCD

摘要:1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晋棉25号(运3060)系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1990年以352[(337×鲁1024)×冀3016]为母本与中棉所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3年入选株系圃,霜前皮棉较对照中棉所23增产16.5%,产量突出;1994年升入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地区旱地莜麦增产技术

中国农村科技 1999

摘要:莜麦(即燕麦)是我国北方高寒地区的古老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年播种面积在200万公顷左右,其中80%以上种植在旱地上。产量较低,一般单产1000—2000公斤/公顷。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旱地莜麦增产技术的研究,并在莜麦产区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季养好雏鸡的技术关键

中国禽业导刊 1999

摘要:一适宜温度关刚出壳小鸡抗寒能力差,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因此,把好温度关对养好小鸡是至关重要的。在育雏期间要严格按规定控制育雏舍温,为便于观察与在育雏舍距地面15厘米的不同方位挂上4—5个温度计,认真观察及时调整温度。在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也可用肉眼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林业是山区农民脱贫的途径

林业与社会 1999

摘要:一、贫困是严峻的客观条件造成的 凡是贫困的地方,首先,肯定没有工矿业;其次,农林牧各业都是投入高,收益少。农户除了本身消费外,可供交换的东西很少;第三,物流少,经济流动必然不大,第三产业无从谈起。因此,当地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例如山西省方山县马坊镇的泉则沟村,属土石山区。海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时域反射仪及其在节水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CSCD

摘要:文中简要介绍了时域反射仪(TDR)及其测定土壤水分的原理、特点和使用技术。根据在室内模拟滴灌土壤水分移动规律和田间微孔地膜渗水性能研究中应用TDR测定土壤水分的两个试验,探讨了TDR在节水农业研究中应用的优势。

关键词: 时域反射仪,土壤水分测定,节水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兔业生产中的几项新技术

山西农业 1999

摘要:定时分娩技术 养兔实践中,约有50%的母兔在夜间分娩,若饲养人员管理不当,母兔得不到及时护理,仔兔极易产在巢箱外,被冻死、饿死或掉到粪沟中淹死,影响仔兔成活率。采取定时分娩技术,可让母兔定时分娩。方法是:将妊娠30天以上(包括30天)的母兔,用拇指和食指一小撮一小撮地拔下乳头周围的被毛,让出生3~8日龄的另一窝仔兔(5~6只)吮乳3~5分钟,取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矮花叶病药剂防治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3 增抗剂、病毒A、菌毒清、植病灵Ⅱ、PV- 86 - 1 等抗病毒制剂喷施、种衣剂拌种,对玉米矮花叶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83 增抗剂100 倍、病毒A 和菌毒清500倍、病毒清+ 叶面宝300 倍、呋多种衣剂1∶60 拌种效果较好,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化学防治 抗病毒制剂 种衣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抗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60号

麦类作物学报 19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