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哈药污泥的化学组成及农田应用安全性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摘要:通过对哈药总厂污水处理车间排放的污泥进行化学成分及施入土壤后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及水稻子粒中残留的分析,探讨该污泥能否应用于农田及适宜的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污泥中有机质含量高,达80 0 mg/kg,全氮含量达7%左右。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农用污泥中污染控制标准值。大剂量施入土壤后,子粒中重金属元素的残留量与常规施肥无明显差异。随污泥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明显提高,重金属元素除汞和锌有较大幅度提高外,其他元素差异不大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污泥 水稻 残留 重金属 有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植物新品种保护及DUS测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

摘要:阐述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概况及品种权申请程序,并根据品种权申请及DUS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品种权申请成功率的建议。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 品种权 DUS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江20在黑龙江省水稻育种中的作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

摘要:综述了合江20在黑龙江省水稻育种中的作用,介绍了以合江20及其衍生品种为重要种质育成的一系列水稻新品种,以创造出更多的优异种质,供育种和生产利用。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葡萄硬枝扦插生根试验

山西果树 2005

摘要:不同品种、不同环境条件对葡萄生根的影响试验及不同长度插条的生根特性和不同品种移栽成苗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根特性差异较大,生根粉处理效果明显;对葡萄生根的影响,恒温好于变温;单芽扦插生根不如多芽,其中双芽扦插生根率最高,粗壮的成熟枝扦插生根发芽效果好。

关键词: 寒地 葡萄 硬枝扦插 生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对绿豆轮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

摘要:对16种化学药剂和5种生物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3种抑制病菌菌丝生长效果 较好的药剂:世高、施保克和多菌灵。世高的有效中浓度最小(EC50=40. 04) ,其抑制菌丝生长的 效果是最好的,其次是多菌灵(EC50=67. 76) ,最后是施保克(EC50=95. 50) 。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3种药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下的抑菌效果明显,5种生物药剂的抑菌效果较差。

关键词: 绿豆轮纹病 毒力测定 不同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油豆1号菜豆

中国农村科技 2005

摘要:龙油豆1号系从哈尔滨市郊区农家油豆品种黑花油豆群体中系选而来.1999年~2000年参加黑龙江省菜豆生产试验.

关键词: 油豆 菜豆 农家 品种 生产试验 群体 黑龙江 郊区 哈尔滨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研究

耕作与栽培 2005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12个水稻品种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产量与株高和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穴穗数呈显著负相关。选育高产品种为穗粒数多即大稳型的,分蘖力、结实率和千粒重中等的,但穗不宜过长,稻穗长会影响结实率。植株高、稻穗长会使糙米率、精米率下降,垩白大,品质下降;分蘖力强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低,穗粒数多垩白大,直链淀粉含量高,品质下降;长宽比大的品种胶稠度长;选择品质好的品种为株矮、穗短、穗粒数少、结实率和千粒重中等的。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品质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选择性回交向小麦品种中转移优质HMW-GS的方法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在不改变原品种农艺性状的情况下改善品种的加工品质指标,利用生化标记辅助选择和连续回交的方法(5~6次)将编码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基因转移到本地主栽小麦品种中,使品种的面团流变学特性得到较大的改善。文章讨论了这种方法中的一些问题及其在改造现有主栽品种中的作用。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回交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粮作物绿色、抗旱生产体系的试验研究

杂粮作物 2005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试验条件,研究与示范了试验区红小豆、谷子、绿豆等杂粮作物的绿色抗旱生产体系。提出了包括品种选择、耕作节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具体措施。指出了生产绿色杂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意义。

关键词: 杂粮作物 抗旱 生产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适栽叶龄简报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摘要: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是一种新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是达加斯水稻栽培专家与美国康耐尔大学共同研制的,其关键技术是小苗移栽,单本稀植,增施有机肥,湿润灌溉,充分利用分蘖成穗,实现穗大、粒多、高产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各地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示范,对原有的技术体系作了较大的发展和改进,为探索该项技术的适应性与适用性,我们开展了适栽叶龄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