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南普通野生稻Waxy基因的分离和序列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报道的栽培稻Waxy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海南普通野生稻Waxy基因的DNA序列和cDNA序列进行克隆和鉴定。获得Waxy基因编码区的DNA序列3 330 bp,cDNA序列1 860 bp,该基因编码区存在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编码609个氨基酸残基。海南普通野生稻与其他水稻Waxy基因序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主要体现在内含子上,推测其可能影响Waxy基因的转录水平。Waxy基因聚类分析表明,栽培稻与海南普通野生稻亲缘关系较近。


海南黑山羊PRLR内含子I和II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分析
《畜牧与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海南黑山羊PRLR基因内含I、内含子II,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SSCP检测,并研究该基因与产羔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物PI扩增片段不存在多态性;引物P2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表现为AA,AB,BB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发现,引物P2位点有3处变异,即AA型与BB型相比在该片段第62bp处有一个T—C的突变,第78bp处有一个碱基缺失,第114处有C—T的突变。统计结果发现AA型平均产羔数显著优于其他2种基因型(P〈O.05)。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PRLR基因 内含子 Hainan black goat PRLR gene Intron


海南岛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种类鉴定及其rDNA-ITS序列分析
《生物安全学报 》 2012
摘要:【背景】植物根结线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害,常造成农作物的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区域的象耳豆根结线虫,由于其致病性和分子特征以及与植物互作关系的独特性,被认为是一种对农作物具有潜在危害性的重要病原根结线虫,因而引起国内外植物寄生线虫学者的广泛关注。【方法】用形态学、同工酶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从海南岛农作物上采集到的10个根结线虫纯化种群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海南岛大面积栽培的10种农作物和南药植物,包括黄瓜、南瓜、苦瓜、丝瓜、葫芦瓜、辣椒、番石榴、海巴戟、沈香和丁香上均有寄生,其形态学、酯酶表型和mtDNA-PCR扩增产物均有别于常见的根结线虫种类;用引物18S和28S扩增象耳豆根结线虫种群的rDNA-IT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象耳豆根结线虫4HBJ种群分别与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同源性均仅为88%左右。【结论与意义】本文准确鉴定了象耳豆根结线虫,首次阐述其对海南岛多种农作物的致害性;阐释了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形态和分子特征,并明确了其与3种常见根结线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对今后进一步开展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基础研究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海南小型无籽西瓜大棚立式再生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棚立式再生栽培基于综合利用大棚立体栽培和剪蔓再生技术,充分利用大棚空间以增加西瓜单位面积种植株数,延长西瓜供应期,减少栽培环节,实现"一种双收",从而解决了小型无籽西瓜大棚种植成本高、产量低问题,促进了小型无籽西瓜产业的发展。根据海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从设施类型、品种选择、适时播种、田间管理和再生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海南小型无籽西瓜大棚立式再生栽培技术。


杂交早稻特优128最佳施肥技术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在海南中等肥力的砖红壤水稻土上对杂交早稻进行氮磷钾三因素肥料试验,建立回归模型,研究氮磷钾养分增产效应、肥料利用率,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施肥净收益。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特优128最佳经济施肥方案为:当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168.91、139.56、88.63 kg/hm2时,预测最佳经济产量为7 387.13 kg/hm2,此时N∶P2O5∶K2O为1∶0.83∶0.53;三因素中,氮肥增产率和肥料利用率最大,其次是钾肥和磷肥;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可有效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最佳经济施肥方案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和增收14%~15%,可作为生产实际推荐用量。
关键词: 杂交稻 特优128 氮磷钾 施肥 肥料利用率 净效益


提升海南北运蔬菜产业的有效途径与技术对策
《中国蔬菜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海南北运蔬菜对北方蔬菜市场的平稳供应功不可没,随着海南"十二五"蔬菜发展规划的实施,北运蔬菜产业也亟待快速发展。那么,海南北运蔬菜产业还有没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有哪些好的解决办法?为了落实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精神及国务院有关部委关于建设海南冬种北运蔬菜基地的具体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