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香水椰子开花结果习性观察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对从国外引进的香水椰子连续3年的田间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香水椰子是一个早产、高产的椰子品种,但其抗寒性较差,在冬春季节易发生落裂果现象,其在海南东北部的适应性栽培还需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香水椰子 开花习性 结果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香蕉吸芽高效胚性再生体系研究

果树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巴西蕉吸芽分生组织切片为外植体在较短时间内诱导出了较多的胚性组织,胚性组织诱导率超过50%,大大提高了胚性组织的诱导率和缩短了胚性愈伤诱导时间,并观察到香蕉体胚发育存在3种主要途径。实验表明,(1)2,4-D浓度0.5~1.0 mg.L-1是诱导巴西香蕉脱分化愈伤的较好浓度,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2)在2,4-D浓度一致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种类是影响巴西香蕉吸芽切片胚性组织诱导率的关键因素,3种细胞分裂素6-BA、ZT、TDZ,只有ZT能诱导吸芽切片产生胚性组织。

关键词: 香蕉 吸芽 胚性组织 体细胞胚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对椰心叶甲啮小蜂保护酶系活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幼虫、蛹和成蜂经30、33、36、39、42℃处理后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不同高温处理后,椰心叶甲啮小蜂幼虫、蛹和成蜂体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幼虫、蛹体内CAT活性高于对照。39℃为CAT清除H2O2的最适温度,高于39℃则CAT活性受抑制。(2)经不同高温处理后,椰心叶甲啮小蜂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高于对照,蛹和成蜂体内POD活性低于对照。幼虫在33℃时体内POD活性达最大值,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蛹和成蜂体内POD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3)经不同高温处理后,椰心叶甲啮小蜂幼虫和蛹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体内SOD活性均高于对照。成蜂体内SOD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在39℃时达到最大值,但低于对照。

关键词: 高温 椰心叶甲啮小蜂 保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扇叶树头榈的移栽技术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摘要:扇叶树头榈(Borassus flabelliferL.)树形高大、美观,经济价值高,园林应用前景广阔。由于其小、中、大苗移植均较困难,影响了种植者的积极性和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提高扇叶树头榈移植成活率的移栽技术措施。

关键词: 扇叶树头榈 移栽 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多主棒孢菌室内产孢条件的优化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对橡胶树多主棒孢菌株3种室内产孢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产孢量、孢子大小、活力和致病力等方面的评价,发现菌丝打断法结果优于自然产孢法和纸片产孢法。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光暗交替、28℃、pH7、RH75%是孢子产生的最适条件;产孢时培养基越多,产孢量越高;菌丝打断后36h时产孢量达到最高。采用菌丝打断法共进行25个多主棒孢菌株的室内产孢试验,所有菌株产孢量均在6.1×105个/cm2菌落以上。

关键词: 多主棒孢 产孢 菌丝打断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胁迫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研究了30、33、36、39和42℃条件下椰甲截脉姬小蜂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情况,结果表明:(1)椰甲截脉姬小蜂卵、幼虫和蛹在33~42℃范围内处理8h后,发育历期延长,羽化率下降,每寄主出蜂数减少,雌蜂比例增加;(2)椰甲截脉姬小蜂成虫在30~42℃范围内处理2h,随着温度的升高,寄生率逐渐下降,每寄主出蜂数减少,发育历期延长,羽化率下降,且在39~42℃的范围内,与对照相比,雌蜂比例显著下降;(3)不同发育阶段椰甲截脉姬小蜂对高温的耐热性存在显著差异,依次为:蛹>幼虫>卵。

关键词: 热胁迫 椰甲截脉姬小蜂 生长发育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eIF4E和eIFiso4E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自激活检测

热带生物学报 2010

摘要:通过RT-PCR获得番木瓜eIF4E和eIFiso4E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分别克隆到pBD-GAL4载体中,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载体pBD-GAL4-eIF4E,pBD-GAL4-eIFiso4E。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质粒导入YRG-2酵母菌株,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性及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结果表明,获得了正确的番木瓜eIF4E,eIFiso4E基因编码区,并成功克隆到pBD-GAL4诱饵载体中,且转化有诱饵载体的YRG-2在SD/-Trp营养缺陷平板上生长良好,在SD/-His-Trp营养缺陷平板上不能生长,说明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无毒性,对报告基因也无自激活作用,这为下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番木瓜eIF4E,eIFiso4E蛋白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番木瓜 eIF4E eIFiso4E 酵母双杂交 自激活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臂形草内生真菌HND5的GFP标记及其抑菌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臂形草Brachiaria brizantha内生真菌HND5及其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本研究通过原生质体转化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质粒pPKNTG转入HND5菌株中,获得了带绿色荧光且遗传稳定的转化子;PCR鉴定结果表明绿色荧光与外源质粒的插入相关。随机选取7个荧光转化子进行拮抗活性评价,发现其中5个转化子及其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对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拮抗活性与野生型菌株HND5相当。该结果为深入研究HND5菌株内生性及生防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臂形草 内生真菌HND5 绿色荧光蛋白 多主棒孢菌 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植物性食品中15种稀土元素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植物性食品样品经微波消解法处理,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其15种稀土元素含量。每个稀土元素选择一个不受同量异位素干扰的同位素89Y、139La、140Ce、141Pr、146Nd、147Sm、151Eu、157Gd、159Tb、163Dy、165Ho、166Er、169Tm、172Yb、175Lu,对于所测元素,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 9回收率均在95.0%~105.0%,相对误差<5.0%。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植物性食品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MS 植物 稀土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香蕉对钾高效吸收的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利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设计0.25 mmol/L(低钾)、2.5 mmol/L(高钾)2种水平,初步探讨4个不同基因型香蕉对低钾适应性。结果表明:钾高效品种在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比表面积、及根系活力大于钾低效品种。钾高效香蕉品种根系吸收钾的Km值、Cmin都小于钾低效品种,而Imax和a值普遍大于钾低效品种,钾高效品种在低钾胁迫下通过提高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酶活性实现钾素利用的保护性反应,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 香蕉 养分吸收 养分效率 基因型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