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南守宫木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国蔬菜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守宫木有毒"的报道导致海南守宫木产业遭遇致命打击。开展对守宫木相关成分的研究,全面、正确了解守宫木的应用价值,是海南发展守宫木产业的首要环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拟单性木兰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广西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以不同季节的云南拟单性木兰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探讨外植体不同消毒时间、不同激素配比对腋芽萌发和生长以及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于6月份的木兰幼嫩茎段不适宜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2.5%NaClO 15 min+0.2%HgCl2 8 min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最好;最适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4-D 0.1 mg/L+KT 0.5mg/L+蔗糖5%+琼脂0.6%,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NAA 0.1 mg/L+GA3 0.1 mg/L+蔗糖5%+琼脂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怒江干热河谷牧草适应性研究
《草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对引进的16个禾本科热带牧草进行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16个牧草品种(品系)均能适应云南怒江干热河谷气候。在产量方面,红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cv.Red)产量最高,干草产量达35 915.00 kg/hm2,极显著高于参试的其他15个牧草品种(P<0.01)。其次是热研8号坚尼草(Panicum maxi mumcv.Reyan No.8)、热研9号坚尼草(P.maxi mumCIAT9)、TD58坚尼草(P.maxi mumcv.TD58)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rachiariabrizanthacv.Reyan No.6),以上4个牧草品种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杂交臂形草(B.hybrid)(P<0.05),极显著高于参试的其他10个牧草品种。红象草、热研8号坚尼草、热研9号坚尼草、TD 58坚尼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等牧草品种饲草产量高、生长迅速、刈割再生能力强、抗旱性强,适宜在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脉斑驳病毒C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园艺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辣椒脉斑驳病毒文昌分离物(ChiVMV-WC)的CP基因,并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b(+)上,克隆测序以确定其阅读编码框的正确性,然后将获得的重组质粒pET30b-ChiVMVCP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获得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8kD。用Ni2+-NTA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兔子并获得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抗血清与诱导表达的ChiVMV-WC编码CP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D-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为1/106。通过对田间20个样品的ID-ELISA检测,证实了所制备的抗血清与ChiVMV病叶具有良好的反应特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