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世界胡椒产销情况分析
《中国热带农业 》 2010
摘要:胡椒为多年生作物,经济价值高,植后3~4年便有收获,经济寿命约20年,是一种重要的热带香辛作物。胡椒原产于印度西南海岸的热带雨林,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素有"香料之王"的美誉,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国与出口国多为发展中国家。其生产国与出口国主要集中于亚洲、南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院科技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热带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科技宣传在科学技术的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科技进步的载体,又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本文论述科技宣传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我院科技宣传工作的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禾本科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热带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调查,整理出海南省有禾本科(Poaceae)药用植物资源48属,87种(包括变种)。其中簕竹属(Bambusa Schreber)药用植物最多,有9种。海南省禾本科药用植物按药用部位分,全草类最多;按药用功效分,清热类最多。同时还分析了海南省禾本科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芒果最严重的采后病害为炭疽病和蒂腐病,目前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已成为当今公众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提高芒果的食品安全性,很多学者对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利用植物源抑菌物质;(2)选用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3)采前采后诱导芒果抗性的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验场微割技术试验小结(2007~2009)
《热带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观察结果表明:20龄以上PR107采用气刺微割后,提高了产量和割胶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干胶含量和总固形物含量,胶乳生理代谢基本正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常见植物丛枝菌根真菌调查
《生态学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的12科16种常见植物的丛枝菌根状况进行了调查,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进行了真菌鉴定。结果表明,13种植物形成典型的丛枝菌根,占所调查植物的81%;3种植物没有形成丛枝菌根,占所调查植物的19%。用湿筛沉淀法从这些植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出了3属11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即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球囊霉属(Glomus)7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其中,球囊霉属是样地的优势属。在AMF中,孔窝无梗囊霉(A.foveata)分离频率最高,在14种植物的根际土中都有发现;此外,大果球囊霉(G.macrocarpum)的相对多度最大,为59%,具有最强的产孢能力。同时,在11种植物的根中发现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占调查植物的69%;其中,11种植物同时被DSE和AMF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时高温对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昆虫知识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短时高温处理研究了40~47℃高温对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lma & Vogt成虫存活以及40~44℃对雌成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1h后,随着温度的上升,莲草直胸跳甲雌雄成虫的存活率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44℃时,雌成虫的存活率开始显著高于雄成虫;处理温度为40℃时,雌雄成虫存活率也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7h时,雌成虫的存活率开始显著高于雄成虫。此外,雌成虫致死90%的温度和时间分别高于雄成虫1.31℃和1.29h,均表明雌成虫的耐热能力比雄成虫强,但差异仅在胁迫强度偏大时表现为显著;(2)40~44℃短时高温影响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的繁殖。与对照处理相比,40、42和44℃高温处理1h后,雌成虫的寿命和产卵量变化不显著,但均引起了其产卵前期的延长和10日龄成虫产卵停滞,44℃时,平均停滞时间达2.62d,子代卵的孵化率则从40℃的88.67%下降到44℃的79.84%,44℃时显著低于对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