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多效唑对温室青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以青椒品种中椒4号为试材,研究了多效唑(PP333)不同浓度对温室青椒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椒植株经PP333处理后,生长受到抑制,开花数和坐果率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果重,改善品质,同时使内源激素发生变化。生产上应用PP333的适宜浓度为1000mg/kg。

关键词: 温室青椒,PP_(333),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米“香酥脆”曲奇饼干的研制

农牧产品开发 1999

摘要:小米营养价值较高,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本文着重介绍以其为主的原料,研制“香酥脆”小米曲奇饼干的工艺方法及配方等。

关键词: 小米 曲奇饼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穴播栽培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生态农业研究 1999 CSCD

摘要:旱地冬小麦采用地膜穴播栽培,有利于冬前形成壮苗,从出苗至抽穗各生育期明显提前,延长了穗分化时间,使小麦穗粒数比CK增加2.1个。灌浆期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千粒重比CK增加0.4g,与CK相比增产24.8%,达极显著水平,有效地提高了小麦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 冬小麦 地膜穴播 穗分化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旱交叉选育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中,采用渐近杂交法使目标性状得到有效的组合,采用水、旱地交叉选育法,为杂种后代基因型的潜在遗传特性的充分表达和选择提供了条件,使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大了选择压力和频率,提高了选种质量和效率,为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品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冬小麦 抗旱 高产 育种 水旱交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光敏不育性进行谷子轮回选择方法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利用谷子雄性不育性进行谷子的轮回选择,可以在轮回群体自身不断改良的同时,育成新的光敏不育品系和常规品种。

关键词: 谷子,光敏雄性不育性,轮回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拌料口服免疫效果试验

中国兽医科技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立鸡新城疫Ⅰ系疫苗不同剂量拌料口服和1 .0 头份/ 只肌肉注射组,于免疫后180 d 时2 .5 头份/ 只和3 .0头份/ 只口服免疫组的HI 抗体效价均在免疫保护临界域24.0 以上。免疫后210 d 从各组随机抽样,用新城疫病毒F48E8 强毒攻击,结果这两个组的保护率分别为40 % 和100 % 。

关键词: 鸡新城疫 口服免疫 HI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花生发展特点与山西省花生发展战略

花生科技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概述了我国花生发展的特点,从科研、生产的角度客观分析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科技发展差距。但是,随着我国花生科研、生产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已有较大突破和新的进展。特别在深加工研究领域逐步向优质、高效发展。山西省花生科研、生产与全国重点单位相比较,虽然也存在一定差距,但是随着政府对科研的重点投入,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逐步在生产上发挥较大作用,今后会有新的发展。

关键词: 花生 发展特点 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的无土栽培

山西农业 1999

摘要:目前,日本玻璃温室和塑料薄膜温室的总设置面积约50,000公顷,在世界上是一流的规模,被称为温室栽培的时代。用于栽培蔬菜的温室多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并普遍备有电子计算机进行程序管理。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应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蔬菜和花卉生产的国家。早在1945年就建立了33公顷的蔬菜无土栽培设施,进行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粱杂交种晋早94-1栽培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在晋东高寒区寿阳县,对新育成的早熟高粱晋早94-1(黑龙11A×七抗七)杂交种,从播期、密度、施肥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该品种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1~5日,密度为15万株/hm2,最佳施肥量为纯氮243.15kg/hm2,纯磷(P2O5)133.35kg/hm2,在此施肥量下产量为6595.50kg/hm2。

关键词: 高粱,播期,密度,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穴播小麦集水有限补灌技术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1999

摘要:1997~1998 年在山西临汾就地膜穴播小麦集水有限补灌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穴播条件下,不同时期、不同补灌量的小麦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拔节、扬花期每公顷各补灌300 m 3> 拔节期每公顷补灌300 m 3> 拔节和扬花期每公顷各补灌150 m 3> 扬花期每公顷补灌 300 m 3> 拔节期每公顷补灌150 m 3> 扬花期补灌150 m 3> CK(未补灌)。表明地膜穴播小麦和露地条播小麦相同,水分补给是其提高单产的重要突破口。

关键词: 冬小麦 地膜穴播 集水补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