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龙血树DCDPK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通过RACE技术克隆龙血树CDPK基因的全长cDNA,并对基因序列进行相关分析与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 810 bp,编码区长度为1 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具有CDPK基因编码氨基酸的所有典型结构特征;经序列比对发现其核酸序列与玉米CDPK基因的同源性高达81%,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中的CDPK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很高。该基因命名为DCDPK2基因。对未经血竭诱导和诱导的龙血树组培苗进行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发现在添加了诱导物的组培苗中DCDPK2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

关键词: 龙血树 CDPK基因 克隆 RACE技术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4种菊科野菜的营养成分测定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摘要:测定了海南4种菊科野菜(革命菜、鬼针草、苦荬菜、地胆头)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栽培蔬菜生菜相比,革命菜的粗灰分含量,革命菜、鬼针草、地胆头的粗纤维含量,革命菜、苦荬菜的粗脂肪含量,革命菜、苦荬菜和鬼针草的维生素C含量均明显高于生菜。结合其丰富的矿质元素含量,说明这4种野菜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关键词: 野菜 营养成分 矿质元素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红棕象甲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一株红棕象甲寄生真菌的归属,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从产孢表型、分生孢子特征和ITS序列测定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分生孢子梗粗短,顶端具2~5个瓶状小梗,分生孢子呈长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4.8~9.3μm×2.2~3.1μm;ITS通用引物扩增该菌得到了预期的558bp条带,其与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的支持率高达100%。因此,将该红棕象甲寄生真菌菌株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etarhiziumanisopliaevar.anisopliae。

关键词: 红棕象甲 金龟子绿僵菌 鉴定 rDNA-ITS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风树生理生态学研究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麻风树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灌木,因其种子富含的油脂可以转变为生物柴油,所以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作物。麻风树的研究最先开始在其药用价值上,随着世界能源物资的逐渐短缺,人们开始四处搜寻可替代能源,麻风树种子油的优良特性,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对麻风树各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就现有文献报道看来,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组织培养方面,对种子油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但这些研究还不够全面透彻,因此本文就麻风树的自然分布环境状态、受环境影响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及技术措施的应用、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遗传多样性变化以及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目前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麻风树 生理生态学 生物能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ukUV-C诱导对花生植株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

摘要:白藜芦醇是多种植物中的抗病因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对紫外线辐射后花生植株不同组织部位中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含量进行了检测,系统地比较了花生不同组织部位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时空含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30min,在室温下(25℃)完全避光中放置,可明显提高花生植株中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含量。其中,花生根部Res及其衍生物对UV-C辐射诱导的敏感性远高于茎部和叶片,经紫外处理42h后,花生根部Res含量高达124.47μg/g,是对照的104.55倍。

关键词: 花生 紫外线处理 白藜芦醇 衍生物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甲壳素对文心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甲壳素药液在文心兰正常生长状态下对其进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甲壳素对文心兰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浓度甲壳素对文心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甲壳素浓度较低时,文心兰的植株高度、假球茎高度、假球茎厚度及花穗长度均随甲壳素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甲壳素浓度为1 500μg/ml时以上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而后呈下降趋势;甲壳素浓度低于1 500μg/ml时,甲壳素施用浓度越高,其出现假球茎及花芽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提高花穗质量。

关键词: 甲壳素 文心兰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C-MS分析野菠萝中不同萃取物成分比较

粮油加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乙醇回流法对野菠萝进行提取,再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鉴定并比较4个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出22种化合物,其中石油醚部分鉴定出了16种,氯仿部分13种,乙酸乙酯部分9种,正丁醇部分7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84.27%、80.20%、73.22%和74.29%,其中脂肪酸类物质最多,占总醇提物60%~70%,在4种萃取物中均发现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

关键词: 野菠萝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乙醇回流 萃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量生物质炭对2种热带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草地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处理(生物质炭与土壤质量(0~20 cm)比分别为0.1%,0.5%,1.0%),同时以不加生物质炭作为对照,研究生物质炭对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K.Scbumacb×P.typhoideum Rich)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SW.)2种供试牧草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对柱花草和王草产草量的影响不显著,0.5%的生物质炭对2种草品质无显著影响;0.1%的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第1茬王草蛋白质的含量,1.0%的生物质炭的施用显著增加了第2茬柱花草粗灰分的含量。因此,低量生物质炭施用在海南花岗岩砖红壤对王草和柱花草生长无正面影响。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王草 柱花草 产草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2000~2008年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摘要: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2000~2008年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质量及不同水平文章的比例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原因进行细致剖析,以期为研究所未来的发展方向、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提供必要素材。

关键词: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科技论文 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株真菌对香蕉枯萎病拮抗效果比较

果树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拮抗生防真菌是微生物农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香蕉根际土壤分离获得3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真菌,并对其抑菌效果和对香蕉枯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通过对峙试验测定表明080409-8,080409-13和080819-B2-1等3株拮抗菌具有较强的营养和空间竞争能力,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都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峙培养7d,抑制率均在55%以上;3株拮抗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菌落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表现为抑制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以1%浓度处理7d,080409-8,080409-13,080819-B2-1的抑制率分别为22.00%,51.67%,63.00%;5%处理7d,抑制率分别为39.33%,62.00%,71.00%;080409-8,080409-13,080819-B2-1发酵液的10倍,50倍和1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为40%~85%,在50倍稀释液浓度下,3株拮抗真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均达到最高。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拮抗真菌 抑菌效果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