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栽培措施对小麦节间长度促进效应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节间长度既受品种遗传特性所制约,又与生理生态条件有密切关系。播期,氮肥用量,施肥时间及运筹方式等栽培措施对节间长度的影响较小,早春气温高低及降雨多寡的影响相嵍越洗螅戆谓谄谝院笞贩识曰拷诩渖斐っ挥忻飨缘拇俳вΑT斐尚÷蟮狗闹饕虿皇腔拷诩涞墓稚斐ぃ墙诩渌刂什涣肌:侠碓顺锓仕魉疤宸⒄梗纳铺锛渫ǚ缤腹馓跫翘岣呖沟鼓芰Φ闹鞴ツ勘辍

关键词: 小麦,节间长度,促进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陈沁滨赵邦勤洪庆谊(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22006)(连云港市蔬菜办公室)(东海县蔬菜办公室)露地栽培的草莓上市晚,收获期短,经济效益低。东海县黄川镇新沭村焦运起自1992年起利用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获得成功,收获期从12月中旬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及其稳定性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江苏省句容市丘陵山区未施用过多菌灵(MBC)的白菜型油菜菌核病株上,采集了49个Sclerotiniascle-rotiorum野生菌株。经测定,MBC抑制这些菌株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为0.2198±0.1083μg/ml,MIC值为5.0μg/ml。从镇江农科所油菜育种组试验田中采集的S.sclerotiorum菌核标样中,发现6个抗MBC的抗性菌株,这6个菌株的EC50值均大于2000μg/ml。研究表明:这6个抗性菌株经无性世代、有性世代,或在低温(4℃)中贮存10个月后,其抗药性都没有丧失或降低;抗性菌株对离体油菜叶片的致病力与野生的敏感菌株没有差异;油菜叶片经1000μg/mlMBC溶液浸渍处理后,敏感菌株对其都不能侵染,而抗性菌株对这些叶片的致病力与对未浸药叶片的致病力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多菌灵;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塑盘旱育抛栽后季稻大田期间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1995~1996年以常规手栽后季稻为对照,研究塑盘旱育抛栽后季稻大田期间的生育及产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塑盘旱育抛栽后季稻栽后生长快,无缓苗期,分蘖发生多,叶面积指数生长初期小于对照,抽穗后则超过对照,干物质积累速率较快,整个生育期间始终大于对照。产量构成中,虽每穗粒数少于对照,但单位面积成穗数则多于对照,实收产量稍低于对照,两者差异不显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塑盘旱育抛栽后季稻基本苗以60×104/hm2产量最高,达7476.0×104kg/hm2。这一植稻方式是长江下游地区实行麦-玉米-稻三熟制的重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后季稻;塑盘旱育秧;抛栽;生育特点;产量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促成栽培不同设施的保湿效应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关键词: 草莓 促志栽培 设施 保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对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李国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基础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到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党和国家对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十分重视。早在10年前,全国科技大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后季稻塑盘旱育壮秧标准及培育措施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后季稻塑盘旱育秧的出苗率、成秧率、地上部鲜重和根数都不及肥床旱育秧。但由于塑盘旱育秧抛栽时根系损伤轻,抛后新根发生量和老根恢复情况均明显好于肥床旱育秧,产量也高于肥床旱育秧。塑盘旱育秧的壮苗标准为:苗高15cm,叶龄6~7张,假茎粗045cm,黄叶、病叶少,少数苗带蘖。光合能力强,碳水化合物积累高,百株烘干重15g左右,根系粗壮有力,根冠比045左右。要培育出壮秧,应做到适期播种、营养土培肥、适当降低播种量,水控与化控相结合。

关键词: 后季稻,塑盘旱育,壮秧,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徐豆8号及其栽培要点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徐豆8号及其栽培要点蒋小平,王宗标,孙石(江苏省种子站南京210008)(徐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徐豆8号是徐州市农科所育成的中熟夏大豆新品种,适于淮北一年两熟制地区种植。199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水平1993-19g4年参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及其模式

畜牧与兽医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及其模式刘红林(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210095)范必勤(江苏省农科院)哺乳动物胚胎学用以阐明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活性规律的基本实验方法主要有:(1)直接或间接测量RNA的转录;(2)分析蛋白质合成;(3)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显微注射Ca~(2+)激活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

畜牧兽医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胞质内显微注入Ca2+可以激活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且随着卵龄的增加,激活率明显升高。卵龄小于16h(hCG注射后)注射Ca2+引起的激活率很低,卵龄超过18h,激活率达到50%以上。卵龄小于16h的卵母细胞,卵内注入超纯水未能激活卵母细胞,而在18~19h卵龄组,注射水的对照组激活率为35%,但显著或极显著地低于注射Ca2+的试验组。激活前注射EDTA卵母细胞的激活率约为30%,激活后注射EDTA卵母细胞的激活率高达50%以上,二种处理激活率出现显著差异。胞质内注入肝素,无论有无外源Ca2+,卵母细胞的乙醇激活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小鼠,卵母细胞,乙醇激活,显微注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