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沙棘新品种—绥棘2号的主要性状与栽培技术

沙棘 2004

摘要:沙棘新品种“绥棘 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选育 ,其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能力强 ;果大、丰产性能好 ;果柄长、无棘刺、便于管理和采摘等特性。适宜“三北”的广大地区和西北的一些高纬度地区引种栽培

关键词: 沙棘新品种 绥棘2号 性状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克单1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玉米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新品种克单11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自交系KL3为母本,以HR10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在各级试验中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果穗均匀,不秃尖,品质优良,抗病,抗旱,耐涝,活秆成熟。适合黑龙江的北部、吉林的长白和敦化地区、内蒙古的呼盟和兴安盟、河北省的阶坝等地区种植。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克单11 品种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棘品种叶片、种子千粒重与果实百果重相关分析研究

沙棘 2004

摘要:通过对参试沙棘品种叶片、种子千粒重与果实百果重相关性的分析研究 ,总结叶片的长宽、长 /宽、种子千粒重与果实百果重的相关关系 ,以便指导沙棘经济性状育种中实生苗的早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 ,叶片长与果实百果重、叶片长 /宽与果实百果重呈正相关 ,但不显著 ,而与叶片宽无关 ;只有种子千粒重与果实百果重呈显著的正相关 ,其相关系数为 0 .82 ,回归方程是 :y=4 .5 2x - 2 3.19。

关键词: 沙棘品种 种子千粒重 百果重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普施特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影响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

摘要:1999~2002年进行了大豆田除草剂金普施特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影响的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普施特50g/hm2(有效成份,下同)推荐剂量和倍量100g/hm2处理,施药后12个月可种植小麦和玉米。50g/hm2推荐剂量下24个月后种植白瓜籽、油菜、马铃薯、亚麻、白菜无明显药害,倍量亚麻、白菜苗期有轻度抑制,对甜菜药害严重。36个月后,50g/hm2处理对甜菜无明显药害,加倍剂量对亚麻、白菜也无明显药害,对甜菜苗期生长仍有较明显抑制,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金普施特 残留 后茬作物 药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种及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目前的几播种方法和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设定了三种处理:常规垄作、45cm平播密植后起垄、常规垄作行间覆膜3种栽培方式,试验设计采用大区对比法。试验结果是45cm平播密植后起垄效果最好、其次是常规垄作行间覆膜。

关键词: 栽培方式 大豆 垄三栽培 常规垄作 45cm平播密植后起垄 常规垄作行间覆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字号春小麦品质改良的研究进展

小麦研究 2004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以及黑龙江省小麦品质现状和存在问题,系统总结了克字号春小麦超高产、优质、多抗等育种材料创造与新品种品质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及育种技术特点,并阐述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与策略。

关键词: 克字号春小麦 品质改良 研究进展 育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产区种植抗线虫大豆品种技术措施

大豆通报 2004

摘要:本文根据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主产区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及危害情况 ,结合近几年来抗线虫大豆品种在东部地区大面积试验示范的经验 ,对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产区种植抗线虫大豆品种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病 抗线虫大豆品种 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春黄瓜早熟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浅析

北方园艺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1980~1999年20年间玉米品种的发展历程,年种植面积前5位玉米杂交种的常用自交系遗传基础和种植面积在1 0万hm2以上玉米杂交种的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种质基础有从外杂选育亚群、综合种选亚群向4大系统发展的明显趋势。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模式,80年代以综合种选亚群×外杂选亚群和综合种选亚群×Mo17亚群为主,90年代以改良Reid群×Mo17亚群和唐四平头群×Mo17亚群模式为主。反映出黑龙江省玉米杂优模式单一,种质遗传基础狭窄。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种质基础 杂优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