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金普施特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影响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4
摘要:1999~2002年进行了大豆田除草剂金普施特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影响的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普施特50g/hm2(有效成份,下同)推荐剂量和倍量100g/hm2处理,施药后12个月可种植小麦和玉米。50g/hm2推荐剂量下24个月后种植白瓜籽、油菜、马铃薯、亚麻、白菜无明显药害,倍量亚麻、白菜苗期有轻度抑制,对甜菜药害严重。36个月后,50g/hm2处理对甜菜无明显药害,加倍剂量对亚麻、白菜也无明显药害,对甜菜苗期生长仍有较明显抑制,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种及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4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目前的几播种方法和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设定了三种处理:常规垄作、45cm平播密植后起垄、常规垄作行间覆膜3种栽培方式,试验设计采用大区对比法。试验结果是45cm平播密植后起垄效果最好、其次是常规垄作行间覆膜。
关键词: 栽培方式 大豆 垄三栽培 常规垄作 45cm平播密植后起垄 常规垄作行间覆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产区种植抗线虫大豆品种技术措施
《大豆通报 》 2004
摘要:本文根据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主产区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及危害情况 ,结合近几年来抗线虫大豆品种在东部地区大面积试验示范的经验 ,对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产区种植抗线虫大豆品种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总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4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1980~1999年20年间玉米品种的发展历程,年种植面积前5位玉米杂交种的常用自交系遗传基础和种植面积在1 0万hm2以上玉米杂交种的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种质基础有从外杂选育亚群、综合种选亚群向4大系统发展的明显趋势。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模式,80年代以综合种选亚群×外杂选亚群和综合种选亚群×Mo17亚群为主,90年代以改良Reid群×Mo17亚群和唐四平头群×Mo17亚群模式为主。反映出黑龙江省玉米杂优模式单一,种质遗传基础狭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