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食品安全事件背景下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供求分析及发展对策

生态经济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文章阐述了当前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做出了相应的市场预测,指出了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对企业进入有机农产品市场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有机农产品 市场分析 供求状况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蔗糖转运蛋白的调节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影响植物蔗糖转运蛋白的表达和活性的各种内外调节因子作了综述。分别介绍了蔗糖转运蛋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调控、蛋白间的互作、激素协调、及外界环境因素等。

关键词: 蔗糖转运蛋白 内外因素 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创新思路”破解海南农垦改革发展难题

农业科技管理 2009

摘要: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文章立足海南垦区实际,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及农业部的有关文件精神,提出现阶段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切实改善民生两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力度。

关键词: 海南农垦 管理体制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民生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舌兰麻种质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3份龙舌兰麻种质的嫩叶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分析它们的过氧化物(POD)同工酶酶谱特征,为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3份材料显示出3~10条不等的酶带,有22种不同的酶谱类型,说明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可鉴定除粤西117和东292之外的21份龙舌兰麻种质;Rf为0.37的酶带为所有供试材料的共有谱带.DP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份材料根据亲缘关系远近可分为3大类:第一类为包括金边弧叶龙舌兰、弧叶龙舌兰等在内的9份种质;第二类为包括多叶普通剑麻、南亚2号等在内的5份种质;第三类为包括假菠萝麻、银边假菠萝麻等在内的9份种质.

关键词: 龙舌兰麻 种质 过氧化物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流化制备中性蛋白酶脂质体及其物理稳定性研究

食品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压微流化方法制备中性蛋白酶脂质体,并且考察其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在不同pH值、热处理温度和阳离子浓度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脂质体形态为粒径分布比较均匀的球形,平均粒径为85.0nm,Zeta电位为-25.77mV。在pH值为6.0和10.0时脂质体的分散相较稳定;随着钠离子浓度的增大其稳定性下降;热处理对其稳定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中性蛋白酶脂质体的荷载量为16.8%。

关键词: 脂质体 微流化 中性蛋白酶 稳定性 Zeta电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牢记历史使命 创新农业科技 为我国热带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热带农业科学 2009

摘要:在举国上下欢庆建国60周年之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迎来了建院55周年庆典。热科院是农业部直属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热带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国内外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设有14个科研机构,分布在海南、广东两省六市。在50多年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桐子种子萌发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小桐子的种植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成熟小桐子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储存时间(0、30、60、90 d)、发芽温度(10、20、27、35℃)、沙子含水量(2%、4%、8%)、播种深度(0、0.5、1 cm)、去皮处理(2端去皮、单端去皮、不去皮)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种子储存时间对小桐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10℃条件下小桐子种子不能萌发,在20~35℃范围内,种子发芽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7℃时发芽率最高;沙子含水量为2%、4%、8%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67%、96%和48%;播种深度为0、0.5 cm时发芽率较高;单端去皮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较高。[结论]小桐子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最适沙子含水量为4%。

关键词: 小桐子 种子 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启动子捕获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启动子捕获技术是一种产生大规模随机插入突变体库的有力手段,对于揭示大量基因序列所对应的基因功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阐述了启动子捕获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启动子 捕获 载体 报告基因 功能基因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种质资源在海南的收集与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为高效创新利用甘薯种质资源,对海南收集的216份甘薯种质生物学特性的评价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地域的甘薯种质有明显差异,同地域的种质比较类似,应鼓励使用远缘亲本进行杂交育种。由于大部分甘薯种质存在低产、低干率、食味差和外观缺陷,因此,在未来的甘薯选育中,应注重高产、高干率、食味优等指标,以及薯形、薯皮和薯肉的颜色等商品性状。

关键词: 甘薯 种质资源 收集 评价 海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香草兰在海南兴隆地区试种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墨西哥引进大花香草兰在海南兴隆试种,以海南主栽品种墨西哥香草兰为对照,观察了2个香草兰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大花香草兰在海南能够正常开花结果,与墨西哥香草兰相比,大花香草兰的年均茎蔓生长量较小,茎蔓较粗、节间较短;年长叶数少、最大叶较短宽且较厚、叶面积较大;植后开花结荚时间推迟2年,开花期晚10 d左右,每个花序的花朵数较少,花朵较大;果荚发育期与墨西哥香草兰相同,果荚较短且较粗,单果重较重;加工后,干果荚含微量香兰素(<0.05%),香气、香味特征与墨西哥香草兰不同。

关键词: 大花香草兰 引种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