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龙舌兰麻种质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3份龙舌兰麻种质的嫩叶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分析它们的过氧化物(POD)同工酶酶谱特征,为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3份材料显示出3~10条不等的酶带,有22种不同的酶谱类型,说明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可鉴定除粤西117和东292之外的21份龙舌兰麻种质;Rf为0.37的酶带为所有供试材料的共有谱带.DP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份材料根据亲缘关系远近可分为3大类:第一类为包括金边弧叶龙舌兰、弧叶龙舌兰等在内的9份种质;第二类为包括多叶普通剑麻、南亚2号等在内的5份种质;第三类为包括假菠萝麻、银边假菠萝麻等在内的9份种质.
关键词: 龙舌兰麻 种质 过氧化物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牢记历史使命 创新农业科技 为我国热带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热带农业科学 》 2009
摘要:在举国上下欢庆建国60周年之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迎来了建院55周年庆典。热科院是农业部直属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热带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国内外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设有14个科研机构,分布在海南、广东两省六市。在50多年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桐子种子萌发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小桐子的种植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成熟小桐子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储存时间(0、30、60、90 d)、发芽温度(10、20、27、35℃)、沙子含水量(2%、4%、8%)、播种深度(0、0.5、1 cm)、去皮处理(2端去皮、单端去皮、不去皮)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种子储存时间对小桐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10℃条件下小桐子种子不能萌发,在20~35℃范围内,种子发芽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7℃时发芽率最高;沙子含水量为2%、4%、8%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67%、96%和48%;播种深度为0、0.5 cm时发芽率较高;单端去皮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较高。[结论]小桐子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最适沙子含水量为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香草兰在海南兴隆地区试种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墨西哥引进大花香草兰在海南兴隆试种,以海南主栽品种墨西哥香草兰为对照,观察了2个香草兰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大花香草兰在海南能够正常开花结果,与墨西哥香草兰相比,大花香草兰的年均茎蔓生长量较小,茎蔓较粗、节间较短;年长叶数少、最大叶较短宽且较厚、叶面积较大;植后开花结荚时间推迟2年,开花期晚10 d左右,每个花序的花朵数较少,花朵较大;果荚发育期与墨西哥香草兰相同,果荚较短且较粗,单果重较重;加工后,干果荚含微量香兰素(<0.05%),香气、香味特征与墨西哥香草兰不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