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种直接测定硝化—反硝化气体的~(15)N示踪—质谱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1995
摘要:本文对~(15)N示踪—质谱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15)N丰度气体样品的测定中,用两种方法(反硝化作用源的~(15)N丰度法和气样的~(15)N丰度法)计得的反硝化损失量基本一致,故建立起来的~(15)N示踪—质谱法是可靠的。该方法的测定偏差随气样~(15)N丰度的降低而增大。此外,回收率结果表明,(N_2+N_2O+NO_2)-~(15)N累积释放量占加入NO_3-~(15)N量的94.1%。因此,这一方法可用于直接测定氮肥的硝化—反硝化损失的研究中。
关键词: ~(15)示踪—质谱法 硝化—反硝化 反硝化气体


壁蜂蜂箱的制作与应用
《中国养蜂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壁蜂蜂箱的制作与应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00081)王凤鹤我们在开发本地野生传粉蜂资源,利用野生蜂为果树授粉的研究中,发现果园定点设巢时,还缺乏存放蜂茧和回收巢管的专用蜂箱。一些释放壁蜂的果园通常采用各式各样材料代替蜂箱。如不同规格的纸...


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植保技术与推广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黄仲生,杨玉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100081)黄瓜根结线虫病,除为害黄瓜外,还为害番茄、茄子、菜豆、青椒、芹菜、大白菜等多种蔬菜。近年来,线虫病为害加重。为了广大菜农更好开展防治,现将我们研究试验的结果介绍如下:1为...


细胞膜热稳定性及保护酶和大白菜耐热性的关系
《园艺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耐热性强弱不同的大白菜品种在细胞膜热稳定性上存在明显差异。经28~38℃的短期(1天)高温锻炼能提高细胞膜热稳定性,而常温的脱锻炼又能使细胞膜热稳定性发生可逆变化。持续10天32和36℃的高温处理在提高细胞膜热稳定性的同时,也使植株产生明显的热害症状,耐热性弱的品种比耐热性强的品种更为严重、对保护酶系统酶活性的研究表明:高温导致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耐热性强的品种POD活性高于耐热性弱的品种,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高温下也较为稳定。
关键词: 大白菜;高温;细胞膜热稳定性;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基因检测研究
《中国兽医杂志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参考Cul株核酸序列自行设计一对20bp序列为引物,经反转录和PCR扩增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核酸高度保守的Vp4编码区中150bp的片段,用于检测IBDV。对德国Cul株、美国标准强毒STC和变异株1084E、中国q801以及7个国内野外分离株分别进行扩增,同时对新城疫病毒(NDV)、马立克氏病毒(MDV)、禽呼肠孤病毒(REOV)、禽腺病毒(HAA)、Vero细胞、SPF鸡法氏囊组织进行扩增后,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11株IBDV都出现分子量大小与设计相符合的DNA扩增带,4种其他病毒、囊组织和Vero细胞都未出现任何扩增带。建立了直接采用细胞毒或组织毒进行PCR的快速简便的核酸提取方法,应用二级PCR扩增出了与一级PCR相符的更加清晰的扩增带。
关键词: IBDV,反转录,PCR,基因检测


磷波磷肥在京郊小麦作物上的肥效及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简报)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磷波磷肥料是由硫磷铝锶矿石在800~900℃高温下煅烧,,再经加工处理制成含有磷素为主和多种微量元素的一种新型肥料。硫磷铝锶矿石是一种以含磷为主的多元素的矿物集合体。含磷量(P_2O_5)17%~22%,分布于我国四川省境内的西北部,总储量约一亿吨左右。该矿石溶于碱不溶于酸,用常规方法加工制成肥料,成本昂贵投资较大。以往常做为废料填


作物必需微量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作物杂志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作物必需微量元素及其生理功能王富芳,李路,刘尚义,高质,汪定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100081)三高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微量元素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指导农民科学地使用微肥已成为农业科技人员的一项新任务。一、植物体内微量元素的特点1.数量小而功能作用大。一些...


英德农业及小麦高产技术考察报告
《北京农业科学 》 1994
摘要:英德农业及小麦高产技术考察报告宋秉彝(北京市农林科学院100081)受北京市农办派遣,小麦顾问组部分成员于1992年6月10~28日到英国和德国,以小麦高产技术为中心,考查了主要科研、推广单位和部分农户。西欧是世界上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地区,而英德...


早冬灾害在小麦减产中的作用与防御
《中国农业气象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早冬这一气象灾害,以往虽在冻害成因中提到,但并没有作为单独的一种灾害进行研究。其实在北京地区近三十多年的小麦成灾减产纪录中,较之其他气象灾害,这一灾害所起的作用最大。因此对早冬灾害的研究,应该列入气象灾害研究的议事日程。本文从小麦产量场的主分量分析着手 ̄[1],通过前4个主分量时间序列对照分析的结果,对入冬期出现在11月16日以前的早冬灾害在小麦产量成灾减产中的作用、早冬灾害的危害机理和防御措施提出一些初步看法,期望以后在深入研究的同时,有效地实现减灾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