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为提高甘薯产量,笔者比较了露地栽培和地膜栽培对"苏薯8号"甘薯生长过程的影响,并总结出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规律。
关键词:
甘薯
露地栽培
地膜栽培
生长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齿苋为材料,在沿海滩涂上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与播种量对马齿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水平与播种量对马齿苋生长、鲜菜产量及品质影响显著。适宜的施氮水平与播种量可促进马齿苋生长、增加鲜菜产量、提高品质。影响马齿苋鲜菜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是氮肥,播种量次之,且B2N3处理组合,即9 kg/hm2的播种量和150 kg/hm2的施氮量,最有利于马齿苋鲜菜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积累。
关键词:
马齿苋
氮肥
播种量
品质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
摘要:介绍了连云港市食用菌生产的特点,分析了连云港市食用菌生产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思路和对策,其重点是加强政府的领导与引导,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实施科技兴菌。
关键词:
食用菌
生产现状
存在的问题
发展对策
连云港市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11
摘要:企业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运用一定的筹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一、企业主要的筹资方式和优缺点1.银行长期借款。银行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它是企业长期负债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业科技通讯
》
2011
摘要:中稻1号是以中粳1319为母本,中粳连96-1×中粳8415的F1做父本,经连续7代选择育成的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茎秆较粗壮,生物学产量较高,适应性好,丰产稳产,粒大壳薄,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适合在江苏、山东、安徽及河南中粳稻区种植。高产栽培宜采取"主攻穗数,力促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干粒重"的策略。
关键词:
中稻1号
水稻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11
摘要:田间试验比较了氮缓释型直播稻专用拌种肥0号、1号、2号及3号拌种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拌种肥2号为最佳配方,对直播稻出苗安全、促蘖早发,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
拌种肥
缓释肥
直播稻
肥效
《经济研究导刊
》
2011
摘要:针对江苏水网密布、河流湖泊众多的特点,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开发水生蔬菜这一特殊蔬菜品种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水生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水生蔬菜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水生蔬菜
建议
措施
《经济研究导刊
》
2011
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农林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如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前者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后者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影响
农业
对策
《中国水稻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熟籼稻(扬稻6号)和中熟粳稻(扬粳9538)为材料,研究了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淀粉、可溶性糖和粗蛋白质含量等动态变化,以期通过分析灌浆物质累积动态差异探讨不同粒位间籽粒品质差异形成的生理原因。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物质累积动态存在显著差异,同一穗上早开花籽粒起步灌浆早,初期灌浆速率快;灌浆前、中期籽粒中淀粉和直链淀粉累积速率、累积量与籽粒开花顺序较为一致,即早开花籽粒大于迟开花籽粒,而不同粒位籽粒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则与之相反。灌浆在粒位间的差异扬粳9538大于扬稻6号。成熟期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则与开花顺序无必然联系。粗蛋白质含量随灌浆进程呈倒"S"型趋势,即灌浆前期下降较快,至最低点后略有回升,前期下降速率迟开花籽粒大于早开花籽粒,但蛋白质含量在整个灌浆阶段则以迟开花籽粒大于早开花籽粒,二次枝梗大于一次枝梗籽粒,穗下部籽粒高于其他部位籽粒。灌浆前、中期同枝梗上较早开花籽粒含水量下降幅度大于迟开花的籽粒,一次枝梗上第1粒尤为明显。以上结果说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可能不是弱势粒发育不良的限制因子,弱势粒灌浆充实不良可能与其较低的生理活性有关。
关键词:
粒位
淀粉
蛋白质
累积动态
差异
水稻
《经济研究导刊
》
20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的进展不断推进,农业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农村社区的边缘化等使得农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迫切需要借助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来突破瓶颈约束、化解各种危机和风险,实行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现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阐述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农业科技创新战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农业
科技创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