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镰刀菌诱导玉米抗青枯病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利用来自不同寄主的 5个镰刀菌菌株 ,通过土壤诱导法对玉米青枯病主要致病菌Fusar iumgraminearum和Pythiumgraminicola分别进行诱导抗病性测定。供试 5种镰刀菌菌株均能诱导玉米抗青枯病。F1对P graminicola的诱导效果最好 ,用F1土壤诱导接种的诱导效果为 88%。F5对F .graminearum的诱导效果最好 ,用F5土壤诱导接种诱导效果达 10 0 %。免疫作用迟滞期及免疫作用持续时间测定结果表明 ,播前土壤诱导接种法效果好 ,持效期长 ,且能改善玉米农艺性状。土壤诱导接种法最佳迟滞期是 16d ,挑战后 6 3d诱导效果仍为 10 0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10的选育
《作物杂志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嫩单10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于1994年以自交系52106为母本,以自交系94-2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嫩单10。 主要特征特性 嫩单10幼苗深绿,紫叶鞘,苗势中等,植株根系发达。成株叶色深绿,株型清秀,活秆成熟,抗病性、抗逆性较强,株高260cm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郁金香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北方园艺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对郁金香的鳞片诱导愈伤组织和直接诱导试管人工种球及发育成大球的快速繁殖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鳞片在MS+BA2.0mg/L(毫克/升)+NAA2.5中经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小鳞茎,直径2mm(毫米)的小鳞茎在MS+GA1.5mg/L(毫克/升)中发育成带1~2片叶的直径5mm~10mm(毫米)的大鳞茎,大鳞茎的移栽成活率为80%以上。而在MS+NAA2.5mg/L(毫克/升)+BA2.0mg/L(毫克/升)+0.2%活性炭的培养基上,黑暗处理5d~10d(天),可大大提高鳞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从而建立了郁金香试管人工种球快速繁殖的新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炭疽病发生特点及防治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3
摘要:从亚麻炭疽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生长发育规律到病害综合防治 ,进行了系统研究 ,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 ,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 ,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 80 %以上 ;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草莓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技术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2003
摘要:立体高效栽培是目前设施栽培的一个主要方向,这种栽培方式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空间,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草莓和葡萄的套作栽培,打破了传统单一的设施栽培模式。在北方由于温度的限制,设施栽培的成本较高,如何能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提高经济效益,成为当前设施栽培的主题。经过初步观察研究,草莓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是个有效的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繁玉米自交系性状的变化规律探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3
摘要:分析了玉米自交系在海南三亚及黑龙江齐齐哈尔两个不同生态条件下,某些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子粒类型、穗行数两个性状稳定,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穗长、行粒数虽然发生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生育期、株高、穗位、雄穗分枝数、植株叶片数等性状在南方的变化与北方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04~0.913之间,均达到0.01水平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