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混合杀菌剂对两种橡胶叶斑病的联合作用研究
《现代农药 》 2009
摘要:采用交叉滤纸条法,对橡胶炭疽病和棒孢霉叶斑病菌进行杀菌剂混用联合毒力研究。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共14个不同的混用组合中,大多数混用表现为相加作用;嘧菌酯和百菌清、抑霉唑和百菌清、溴菌腈和百菌清、腈菌唑与代森锰锌4个组合表现增效作用;而抑霉唑和代森锰锌的混用则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根据对抑菌带的分析,咪鲜胺对两种病菌的抑菌效果均为最高,其次是腈菌唑、抑霉唑和溴菌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笋横锥大象虫幼虫历期与温度的关系
《广西热带农业 》 2009
摘要:在室内18℃、21℃、25℃、27℃、30℃和32℃恒温条件下,研究温度对笋横锥大象虫的卵至幼虫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同时在野外进行了温度与笋横锥大象虫幼虫发育历期关系的跟踪调查。室内结果表明:在18~32℃时,笋横锥大象虫幼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0℃和32℃时世代历期较短,分别为17.4 d和13.0 d。野外结果显示:7月20~30日南宁平均气温达到全年最高的30.57℃,此时笋横锥大象虫幼虫的平均历期为全年最短的13.07 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切番木瓜最适加工成熟度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台农"二号为原料,分别选择青皮熟、一线黄、二线黄、三线黄四种不同成熟度的番木瓜进行鲜切加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一线黄成熟度果实不仅切分硬度适宜,而且鲜切果实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腐烂率、失重率相对较低,色泽较好,内部营养品质得到较好的保持;二线黄成熟度果实次之。青皮熟果实尽管硬度较高,腐烂率和失重率均比较低,但由于不能后熟,所以不能用于鲜切加工;三线黄鲜切果实则难以切分,品质劣变快,也不适宜鲜切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橡胶树种质资源共享现状及建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我国橡胶树种质资源共享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共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橡胶树种质资源共享的思路与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紫苏子挥发性成分
《热带农业工程 》 2009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萃取紫苏子的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结果表明,紫苏子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石竹烯、紫苏醛、a-石竹烯、柠檬烯、临氨基苯甲酸沉香酯、4-乙烯基-4-甲基-3-异丙烯基-1-异丙基-环己烯、(E,E)-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癸二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基)双环[3.1.1]己-2-烯、1,4-二乙基-1,4-二甲基-2,5-环己二烯等组成,其中石竹烯相对含量最高(41.2%),紫苏醛次之(12.38%)。
关键词: 紫苏子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主要杧果资源遗传关系的SSR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应用SSR技术,对48个杧果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检测。14个SSR基因座在48个品种(系)中分别扩增出3~6个等位基因,共获得63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A)平均为4.50;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2.66,各基因座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在0.1929~0.6863之间,平均0.5337,平均杂合度观测值(Ho)和期望值(He)分别为0.4241和0.5943。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59~0.9412之间,平均为0.7053,以桂热杧06-3号与桂热杧06-5号两者之间的相似系数最小,而Keitt与红凯特杧及玉文杧与蜜桃杧之间相似系数最大。UPGMA聚类分析将48个品种分为5大类群。聚类结果表明,在分子水平上,杧果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胚性无直接关系;且广西本地杧果品种(系)多是象牙杧、青皮杧、吕宋杧或秋杧等的杂交子代或实生后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胶园土壤肥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胶园第1代老胶园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第1代胶园土壤除有机质和全钾外,其他养分离子大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速效磷和速效钾。土壤普遍偏酸,阳离子代换量低。土壤综合评价指标在0.25~0.50之间,综合肥力水平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