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汕头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环境因子对PAHs分布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环境因子对多环芳烃分布的影响,野外采集了汕头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样品,实验室内有机溶剂提取、氧化铝硅胶柱净化和气质联用分析了沉积物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CHN元素仪分析了沉积物有机碳和黑碳的质量分数、激光粒度仪分析了沉积物的粒级组成,研究了沉积物有机碳、黑碳和粒度等各环境因子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碳与2~3环、4环和总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表明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对PAHs的分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黑碳与2~3环、4环、5~6环和总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1),表明表层沉积物黑碳的质量分数对PAHs的分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粘粒与2~3环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与4环、5~6环和总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1),表明表层沉积物粘粒的质量分数对PAHs的分布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各回归方程黑碳的偏回归系数值都是最大,沉积物黑碳的质量分数对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贡献最大,表明黑碳是多环芳烃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表层沉积物 多环芳烃 有机碳 黑碳 粘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室内饲养红棕象甲的行为观察

昆虫知识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Fab.成虫交配、产卵行为,描述在交配和产卵过程中发生的多种行为。红棕象甲整日均可见其交配行为,但在暗光周期开始0.5h左右明显有一个交配高峰期。其交配持续时间、交配几率不受虫体大小的影响。在无外界因子干扰的条件下,交配持续时间均可达1min。红棕象甲卵为单产,一处1粒,主要是通过口喙蛀孔辅助完成;观察红棕象甲幼虫、蛹的行为,例如取食、争斗、蜕皮、做茧等行为。且随着低龄幼虫向高龄幼虫的过渡,幼虫的取食和钻蛀行为从棕榈植物中心向外围扩散。通过摇动或震动茧后红棕象甲在其中表现的行为,并结合茧的颜色和质地可准确判断茧中存在的3种虫态。

关键词: 红棕象甲 交配 产卵 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鸟蝎尾蕉的组织培养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火鸟蝎尾蕉笋芽培养结果表明:火鸟蝎尾蕉笋芽在MS+6-BA 3.0 mg.L-1+NAA 0.4 mg.L-1培养上,一个月后就能分化大量芽,1/2MS+NAA 0.5 mg.L-1+椰子水50 mL.L-1培养基有利于诱导生根。

关键词: 火鸟蝎尾蕉 笋芽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味甘薯食品的加工制作

热带农业科学 2009

摘要:介绍甘薯的保健作用及食用方法。

关键词: 甘薯 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磷水平对橡胶树根系活力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施肥的不平衡性对橡胶树根系代谢生理的影响,试验通过测定胶园橡胶树施肥穴处理和单根培养的根系活力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了不同施磷浓度对根系代谢、吸收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P2O5500mg.kg-1条件下橡胶树根系活力最大,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因此,根系代谢、吸收能力最强,是根系最适生长的磷浓度。施磷过高或过低均抑制根系的生长代谢。而单根对磷的反应更灵敏,单根培养有利于提高根系的吸收代谢能力。

关键词: 磷肥 施肥穴 单根 根系活力 酸性磷酸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氢醋酸钠的用量对椰花汁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脱氢醋酸钠(sodium dehydroacetate,SDA)对椰子花序汁液(coconut inflorescencesap,CIS)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IS采集后,空白组中的折光糖度、还原糖、乙醇、总酸和挥发酸的含量均有显著变化,而添加SDA则可显著抑制这些指标含量的变化。在自然发酵第7d,空白组和SDA浓度分别为0.02%,0.03%和0.04%的试验组中折光糖度分别为6.00%,11.60%,12.2%和12.4%,总酸度分别为3.91,1.51,1.05和0.95g/100mL;在同一天内SDA浓度为0.02%的试验组乙醇含量显著高于另外2个试验组;挥发酸除第7d中SDA浓度为0.02%的试验组比另2个试验组的显著高,其他3个试验组所测数据差异均不显著;3个试验组中的还原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表明0.02%的SDA对CIS已有显著的保鲜效果。

关键词: 脱氢醋酸钠 椰子花序汁液 品质变化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叶片和果实病情指数为依据,研究了海南省7个芒果品种的炭疽病生态位。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对叶片和果实的侵染效应差别较小,对时间、空间和营养3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尽相同。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1177和0.2639,说明芒果炭疽病在时间维上的利用程度小,其发生和发展具有条件性;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平均值)为0.7047和0.9040,病菌能够充分利用各空间资源;营养生态宽度指数为0.6662和0.5796,说明病菌可以侵染各品种,但品种间的抗病性有较明显差异,台农1号抗病性较强,红芒6号、凯特和白玉较易感病。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 生态位 时间 空间 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部分荔枝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植物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对22份荔枝材料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从32对引物中筛选出22对多态性引物用于荔枝SSR扩增,共扩增到5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4.23%。多态性条带经POPGENE32软件统计分析表明,22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频率(Ne)、平均基因杂合度(H)、平均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Hi′)分别为1.364 3、0.296 0、0.417 0。通过NTSYS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51处,供试材料被聚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13份材料,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第二类包括9份材料。

关键词: 荔枝 亲缘关系 SSR 海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和大麦果皮的光合功能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小麦和大麦子粒各组织呼吸耗氧和光合放氧速率的差异,取花后25 d的小麦和大麦子粒,剥除颖壳(包括内稃和外稃)、果皮外侧透明层和果皮内侧绿色层后,用氧电极测定其呼吸耗氧和光合放氧速率。结果表明,无论是小麦还是大麦,未去壳的完整子粒、去壳后的完整颖果、颖壳与果皮透明层都去除的剩余组织均具有净光合放氧活性;剥除颖壳和将颖壳与果皮透明层都剥除均提高了颖果呼吸速率;而去除绿色层则导致光合放氧停止。果皮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主要留在果皮中,用于胚乳的呼吸消耗。

关键词: 小麦 大麦 果皮 光合放氧 呼吸耗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海南芒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升海南芒果产业的整体实力,促进产业的进化与升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文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从系统观和整体论角度,将海南芒果产业视作一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分析海南芒果产业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产业环节横向耦合关系松散、纵向闭合过程薄弱、系统信息流程不畅、系统外部竞争过于激烈等问题,并提出健全产业经营管理体制、建立产业信息预警机制、加大产业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 海南芒果产业 复合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