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不同采胶强度下橡胶树胶乳C-乳清蛋白的双向电泳初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选取采胶强度分别为严重过度、适中、严重不足的橡胶树胶乳,高速离心分离得到C-乳清,提取C-乳清中的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并通过PDQuest软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胶强度严重不足的与其它采胶强度的相比,橡胶树胶乳C-乳清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有17个,其中,14个点相对上调,3个点相对下调;采胶强度适中的与其它采胶强度的相比,橡胶树胶乳C-乳清的差异表达蛋白点质有12个,其中,5个点相对上调,7个点相对下调;采胶严重过度的与其它采胶强度的相比,橡胶树胶乳C-乳清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有14个,其中,8个点相对上调,6个点相对下调;随着采胶强度的增加而明显上调的蛋白质点有1个;发现采胶强度高的橡胶树较采胶强度低的橡胶树胶乳C-乳清蛋白质下调的数量更多,上调的数量更少,并且采胶强度相差越大,下调与上调的比例也越大。通过研究不同采胶强度下的橡胶树胶乳C-乳清蛋白质差异,找出采胶强度与胶乳C-乳清蛋白质的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进行乙烯刺激采胶强度的判断,进而指导采胶生产和研究。

关键词: 橡胶树 采胶强度 C-乳清 蛋白质 双向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生肉质草本植物海马齿叶片石蜡切片简易方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马齿是海边盐生肉质草本植物,由于叶片的肉质化,传统石蜡切片制作路线不能制作出结构完整,效果较好的切片。本实验以传统的石蜡切片方法为基础,在固定方法选择,脱水时间控制,包埋温度,染色等方面做了适合海马齿叶片特点的改良,固定方法采用戊二醛固定液固定24h,并洗脱;脱水每级梯度时间为1h,包埋温度在100℃,染色方法采用固绿染色法。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改良的方法可以制作出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海马齿叶片切片。这对其它肉质化植物的石蜡切片制作有着借鉴作用。

关键词: 肉质草本植物 海马齿 石蜡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森林土壤退化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我国人工林和天然林土壤退化的原因,探讨了森林土壤退化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森林土壤 退化 防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砖红壤交换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对砖红壤施用不同的改良剂,进行1a的大田试验后,测定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有效阳离子交换量、盐基离子总量以及盐基饱和度来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交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滤泥(40t/hm2)、石灰(2.5t/hm2)以及在施用一定量的羊粪(20t/hm2)基础上施用中量(40t/hm2)或者高量(60t/hm2)膨润土的复合改良剂是有效提升酸性土壤交换性能、增加土壤盐基总量与盐基饱和度的优良措施。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砖红壤 阳离子交换量 盐基离子总量 盐基饱和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树体内P素的分布及积累特点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把采果后的9龄妃子笑和黑叶荔枝树植株,以及3龄未结果幼年妃子笑植株的根、茎、叶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各个部位和组织的生物量及P含量,并计算其P累积量,研究荔枝树体内P素在各个部位、组织中的分布及积累特点。结果表明:(1)P含量因组织和部位而异,在末级侧枝木质部、新成熟小叶中最高,在根颈、主茎木质部中较低;随着荔枝枝干和根系粗度增加,其P含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2)9龄妃子笑植株的末级侧枝木质部和叶中的P含量高于3龄树相应部位的P含量;(3)9龄荔枝树体内P累积量以茎中为最多,其次为叶片,根系中的P累积量最少,其中茎中木质部P积累量远大于韧皮部;3龄妃子笑植株树体内叶和茎的P累积量差异不大;(4)9龄妃子笑植株末级侧枝(包括其叶)的P累积量占整株树P累积量的50%以上。

关键词: 荔枝 P素 分布 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新品种橡胶树不同物候期叶片大量元素含量研究

土壤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几个高产新品种橡胶树不同物候期叶片大量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完整的物候期内,热研8-79的氮、磷、钾,及热研7-33-97的氮极显著高于PR107;热研8-79的镁极显著低于热垦525,显著低于RRIM600;总体变化趋势,氮、磷相似,萌动期到淡绿期逐渐降低,淡绿期到老化期逐渐升高;钾从萌动期到淡绿期逐渐下降,淡绿期到稳定期逐渐升高,稳定期到老化期逐渐下降;钙的变化趋势和钾相反;镁的变化没有规律可循;元素含量都是氮>钾>钙>镁、磷。不同品种橡胶树在同一个物候期内,大量元素的相对变化率钾、钙、镁较大,氮、磷较小。

关键词: 新品种橡胶树 物候期 大量元素 养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假蒟甲醇提取物的抑制真菌作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假蒟甲醇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假蒟叶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等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假叶蒟甲醇提取物在2 mg/ml的浓度下,对9种菌有一定的抑制率,对香蕉炭疽病菌、番木瓜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西瓜蔓枯病菌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784 90、.766 30、.891 31、.642 5 mg/ml。假蒟叶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香蕉炭疽病菌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活性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2.7%和88.3%。假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EC50分别为0.569 20、.544 6 mg/ml。[结论]证实假叶甲醇提取物中含有具有抑真菌活性的次生物质,该物质溶于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

关键词: 假蒟 真菌 抑真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花芽分化生物学调控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2009

摘要:综述龙眼花芽分化的花芽形成的生物学调控、花芽分化激素调控和花芽形成的分子调控。

关键词: 龙眼 花芽分化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来入侵植物与地下生态系统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经济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作为入侵生物中一个重要组分的外来入侵植物,其入侵不仅改变了入侵地地上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而且对入侵地的地下生态系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外的生态学家对于外来植物的入侵虽已提出多个机制假说,但真正机理还未明确。近年来兴起的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生态过程相互影响的研究为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的揭示提供了新思路。从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地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1)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影响:外来入侵植物可通过破坏土著植物与土壤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入侵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逃避原产地土传天敌、改变入侵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间接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等途径实现入侵;(2)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主要是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氮、磷、钾等几种大量元素及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外来植物入侵的预防、控制与生境恢复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土壤养分循环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麻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中国麻业科学 2009

摘要:本文研究了模板DNA浓度、镁离子浓度、引物浓度、dNTP及酶含量、退火温度及反应缓冲液中明胶或BSA含量等对ISSR反应体系的影响,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适合于剑麻ISSR反应的扩增体系,为进一步利用ISSR分子标记开展剑麻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剑麻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