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罕见的“矮生中国南瓜”
《农民致富之友 》 1995
摘要:矮生中国南瓜俗称无蔓南瓜,是山西省洪洞县退休教师王甲生于1982年在自己南瓜地里发现的。山西省科委将培育南瓜生产的新品种列为科研攻关项目,由王甲生同志与中国农科院蔬菜所专家戚春章合作研究,培育成了矮生南瓜1号、2号、3号、4号四个杂交一代新品种。 一、矮生南瓜的特点: 矮生南瓜具有早熟、丰产、品质好、管理方便省工、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同蔓生种相比,矮生南瓜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田整秸秆覆盖后的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措施
《土壤肥料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证明,玉米田整秸秆覆盖后玉米螟和玉米黑粉病危害减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加重。如果在较大面积上连续数年实施这一技术,这四种病虫都存在加重趋势。玉米黑粉病仍然是某些年份玉米上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病害。玉米丝黑穗、玉米黑粉病及玉米螟的防治策略是尽可能地减少覆盖秸秆中病穗的残存和越冬虫基数;地下害虫的防治应推行种子包衣技术和在危害期撒播毒饵的方法。
关键词: 整秸秆覆盖,玉米螟,地下害虫,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黑粉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原地区番茄病毒病为害及其防治对策
《山西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病毒毒原、环境条件及番茄品种3者变化的结果,决定着番茄病毒病的流行与否及为害程度。调查分析表明:内陆高原的太原地区,6月份TMV,CMV混合侵染的比例达40%以上;5月下旬平均温度22℃以上,相对湿度50%以下,6月上旬平均温度21.2℃,相对湿度55%以下;栽培种植的番茄是只含Tm-1单一抗病基因的常规品种时,番茄病毒病就要发生,流行,有时甚至是严重流行年。试验研究与生产应用结果证明:推广杂一代抗病品种,减少切断病毒初侵染源,以防病丰产的系列栽培措施为中心,防蚜,灭蚜,尽力推迟延缓病毒侵染的时间、速度,发挥番茄成龄抗性之优势,兼以相应的生物、化学手段,进行综合防治,可减轻、控制番茄病毒病的猖獗为害。
关键词: 番茄,病毒病,流行,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农业科研单位经济管理人才建设问题的认识
《能源基地建设 》 1995
摘要: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的建立和形成、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主题。在我国一切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中央提出各项经济工作都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形势下,农业科研经济管理这一理论应运而生。它是对农业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开发、经营和为农村经济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经济管理工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食用菌应有一个大发展
《山西农经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食用菌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传统副食品,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素有“山珍”之美称。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表明,食用菌不仅是一种副食品,而且是一种新的蛋白质资源,它将会成为廿一世纪人类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食用菌作为一种食物生产,又具有许多其它农作物不可比拟的优点,如生物效率高,投资少,生产周期短,不占用有效耕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单位亦应强化财务管理
《会计之友 》 1995
摘要:科研单位亦应强化财务管理文/孙柏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科研体制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务工作作为科研工作的基础条件,也必须“转轨变型”,强化管理,逐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费用管理,控制费用支出,重要的一环是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制换羽及其研究进展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强制换羽及其研究进展刘雨龙,刘惠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030032羽毛和动物的被毛、鬃鬣、鳞、角同属皮肤衍生物,起保护机体和调节体温等作用.换羽是鸟类自然行为,通常发生于寒冷季节临近、迁涉之前.在野生状态下,换羽和繁殖交互进行,生殖腺活动期停止换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