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当前国际上先进的农药残留分析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0
摘要:综述了国际上 90年代农药残留的提取和分析方法 ,包括固相萃取技术、吹扫蒸馏技术、超临界流体提取、免疫亲和色谱柱。先进的分析技术包括直接光谱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超临界流体色谱、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过直接引入外源DNA育成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生101
《作物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 ,将野生大豆 DNA直接导入受体栽培大豆。经分析、鉴定、选择、育成了集高产、优质、高蛋白于一体的新品种黑生 10 1,并经 RAPD( 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分子验证 ,证明供体 DNA片段确已进入受体。经连续 7年分析 ,黑生 10 1蛋白质含量超过 4 5% ,平均比受体高 1.76个百分点 ;球蛋白总量比受体高近 10个百分点 ,11S球蛋白超过了 70 % ;产量比标准品种提高 9.8% ,已于 1997年正式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对亚麻纤维细胞发育的影响
《中国麻作 》 2000
摘要:本文研究了密度与亚麻纤维形成发育的关系 ,结果表明 :亚麻植株横切面上的纤维细胞数无论密度如何变化 ,均以中部最多 ,下部次之 ,上部最少。纤维细胞大小 :下部最大 ,中部次之 ,上部最小。在快速生长期以前 ,茎中部的纤维细胞数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而纤维细胞群数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开花后直到工艺成热期 ,茎中部的纤维细胞均以中密度最多 ,分别为 5 30个和 6 6 2个 ;纤维细胞群数则以其最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