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立足现在加快我省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
《山西科技 》 1995
摘要:立足现在加快我省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赵军良党小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十分重视生物技术在农仆上的应用,这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增产粮食50亿公斤、棉花100万担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体组织锌、铜含量与外界的关系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摘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监测了我省部分县(市)土壤、饲料、饮水、猪体组织锌、铜含量;并通过增加日粮中锌含量或增加日粮中钙含量,进一步检测其组织中锌、铜含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猪体组织中锌含量和日粮中锌含量在一定条件下呈正相关;饲料中锌含量又取决于土壤中锌合量。猪体组织中锌含量主要决定于土壤、饲料、饮水中锌含量。结果还表明,我省大部分地区土壤中有效锌含量偏低,平均为0.91±0.5μg/kg;铜含量属中等平均为0.84±0.24μg/kg。饲料、饮水中锌、铜含量都比较低。锌、铜广泛存在于猪体内各种组织,且含量较高。锌、铜含量随地区、饲料、品种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猪,组织,锌、铜,外界环境,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双胚苗频率的影响
《内蒙古农业科技 》 1995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双胚苗频率的影响仇松英,许钢恒,武计平,薛金枝,孟兆平(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近年来,人们发现小麦有多胚现象。但由于小麦多胚频率较低,难以直接利用,所以如何提高小麦多胚苗的频率就成为研究的课题。1992~1994年我们利用植物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用于抗逆性育种的效应
《华北农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采用改良半姐妹和混合轮选及隔代回交轮选三种方法进行抗逆性育种。结果表明,改良半姐妹和混合轮选对群体主穗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主要产量性状和抗干热风能力均有显著改良效果。改良半姐妹比混合轮选改进幅度大,且对降低群体株高有极显著效果;而混合轮选对降低株高效果不明显;两群体各主要经济性状有向选择目标集中、变异度下降的趋势。用隔代回交轮选法改造丰抗2号效果显著,升选系抗干热风、抗寒性及综合性状均优于丰抗二号,回交两次比回交一次效果好。各类群体都能分离出许多超亲变异优良可育株,已育成一批通过区试待审定或在区试、展示中表现突出的品系及特异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球甘蓝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及玻璃苗的防治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5
摘要:将三个甘蓝杂交种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培养于Z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20天左右继代。分化培养基为MS+BA4mg/L+IAA0.0lmg/L。通过在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成份,得出以下结论,(1)高比例的琼脂降低分化率;(2)聚乙烯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玻璃苗的发生;(3)AgNO_3能够增加分化率,但抑制芽的进一步发育;(4)多效唑能够使再生苗矮化,叶色加深,但不能提高分化率;(5)继代次数越多,分化率越低。
关键词: 结球甘蓝,组织培养,玻璃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次疏花对苹果座果及果实质量的影响
《山西果树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一次疏花对苹果座果及果实质量的影响牛自勉,李全,贺尔华,杨复康,陈衍良(山西省农科院落果树研究所·太谷·030800)(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政府)疏花疏果是苹果优质栽培的基本环节。盛果期苹果树花量往往过剩,生产上常采用分期分批疏花疏果的方法调节树体负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普通小麦生态区划及生态分类Ⅰ中国普通小麦生态区划
《华北农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提出了由小麦气候生态区、地理生态区、栽培生态区及品种区域四级所构建的小麦生态区划体系。将中国普通小麦划分为5大气候生态区和20个地理生态区,即:Ⅰ北方温带春麦气候生态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3个春麦地理生态区;Ⅱ黄淮海暖温带冬麦气候生态区,包括海河流域、黄土高原、胶东沿海、华北平原、黄河中游丘陵川地和淮北平原6个冬麦地理生态区;Ⅲ南方亚热带(热带)秋(冬)播春麦气候生态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秦巴山地、南方山地、四川盆地、云南高原、川贵高原6个秋播春麦地理生态区和华南冬播春麦地理生态区;Ⅳ新疆内陆冬春麦气候生态区,包括北疆春冬麦和南疆冬春麦两个地理生态区;Ⅴ青藏高原春冬麦气候生态区,包括青海春麦和西藏冬春麦两个地理生态区。
关键词: 普通小麦,生态区划,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