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甜菜的施肥与品质

中国糖料 1999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甜菜主产区之一,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的1/2。由于甜菜收获块根用于制糖,其需肥规律明显不同于禾本科作物,因而其平衡施肥特点也有别于其它作物。本文讨论了化学肥料对甜菜块根产量、含糖量及工艺品质的影响,为黑龙江省甜菜产区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覆膜穴播增产机理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

摘要:春小麦覆膜穴播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增产机理主要是覆膜穴播能保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

关键词: 春小麦,覆膜穴播,增产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外合作与交流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的引进和利用

世界农业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俄联邦全俄大豆研究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1992年引入的生物表面活化剂,1997年已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该项引进技术1997年列入农业部“948”引进项目,同年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俄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疫霉病发生危害及影响其发生因素的探讨

植物保护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1995~1998年对黑龙江省大部分大豆产区调查明确,大豆疫霉病在黑龙江大豆产区的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有逐年扩大和加重趋势,田间发病率一般为3%~5%,严重达75%,甚至绝产。其发病严重原因除受品种抗病性的因素影响外,主要取决于降水的多少及土壤积水时间的长短。此外,耕作、栽培方式、茬口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发病。大豆在整个生育期间都可受到疫霉菌的侵染。

关键词: 大豆疫霉病 发生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2%立枯一次净防治水稻立枯病效果好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

摘要:水稻立枯病(Fusarium,Rhizoctonia)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水稻幼芽或幼根变褐,严重时二、三叶期软化腐烂,直到最后秧苗枯死,因此,严重影响秧苗质量和水稻产量。42%立枯一次净经试验,对水稻立枯病防治效果好,能提高秧苗素质,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种子南繁技术措施

种子世界 1999

摘要:春小麦种子冬季在南方繁殖增代是加速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利用的重要措施,一直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应用。1993年,我所对春小麦(克丰6号)进行南繁,使该材料在命名推广当年种植面积达1.6×10~4hm~2,两年内应用面积增至20×10~4hm~2,极大地加快了该优良成果的推广利用进程,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东北大多数春小麦对光照敏感的生态特点,目前其南繁地点大都选择在云南省元谋县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据栽培形式确定黄瓜播种期

黑龙江科技信息 1999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钢铁、塑料等工业的发展,频繁的国际科技交流,以及现代的黄瓜育种成果,使黄瓜栽培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传统的单一露地栽培发展为现在的温室、塑料棚、地膜覆盖等多种栽培形式。目前在黑龙江省主要有冬春加温温室、春季节能塑料日光温室、春大棚、春小棚栽培;夏季露地地膜覆盖、露地栽培;秋季大棚延后栽培;秋冬温室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5年寒地水稻花培育种与同期常规育种统计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经花培入选的产量鉴定新品系的选择效率为16.94%,是同期常规新品东选择效率11.34%的1.49倍;经花培育成的审定品种的选择效率为o93%,是同期常规育成审定品种选择效率o.28%的3.32倍。从花培育成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与常规育成品种比较分析,花培育种与常规育种有同样好的选择效果。

关键词: 花药培养 育种方法 育种效率 耐冷性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丰产、耐瘠春小麦新品系——克92小繁85

麦类作物学报 1999

摘要:克92小繁85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根据本省自然气候特点,在“两高一优”农业方针指导下,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系。它是以克86F2-178-1为母本,克86F1-149-2为父本,于1988年配制杂交组合的,经过1989~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基和接种方式对水稻成熟胚培养力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1999

摘要:以水稻成熟种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中存在着广泛的可遗传变异。将这种变异应用于水稻育种中,用来改良品种和获取特异性质的品种资源的报道很多。成熟种胚具有取材方便、不受季节限制、灭菌容易、出愈率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组织培养中较为理想的外植体,要使其在育种上得到充分的应用,首先取决于试验材料培养力的高低。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培养基、外植体基因型等影响成熟胚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3种效果较好、常用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