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南社村以场带户养鸡经验
《山西农业 》 1995
摘要:太原市清徐县柳杜乡东南社村鸡场建于1989年,采取以场带户的方法,统一管理,大力发展养鸡业。现鸡存栏数10万余只,雏鸡成活率98%以上,育成期、产蛋期死淘率5%以下,养鸡周期500天,平均每只产蛋210枚,每只鸡纯收入为15元以上,全村每年仅养鸡一项收入100余万元。东南社村的养鸡经验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食调控策略的灰色动态仿真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山西省为背景。为省级粮食调控体系研究解决粮食调控策略服务,可为省级粮食调控体系建立一个可行的调控策略模拟系统,另一方面对一些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索,以便做到掌握调控手段,稳定粮食市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贝氏隐孢子虫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发育过程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借助微分干涉显微镜(NIC)对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在鸡胚CAM上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整个发育周期约为96小时,全部发育过程包括:脱囊-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孢子生殖,共4个阶段。裂殖生殖共产生3代裂殖体,在第Ⅰ、Ⅲ代裂殖体中分别含有8个裂殖子,在第Ⅱ代裂殖体中含有4个裂殖子。孢子化过程在CAM内胚层上皮细胞表面的带虫空泡内完成,并产生薄壁型和厚壁型两种卵囊。首次提出虫体具有群体寄生现象和同步发育特征;描述了C.baileyi的运动期虫体离开母体和发育为滋养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应用由粪便中纯化的卵囊直接感染鸡胚成功。并用37℃水浴脱囊,脱囊率达60%左右,表明温度对隐孢子虫的脱囊具有重要作用,无需胰酶和牛胆酸钠的参与。动物回归试验表明:C.baileyi不能经胚胎途径造成感染,在CAM上发育的Cbaileyi卵囊对雏鸡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鸡育成阶段内脏器官的生长分析
《饲料与畜牧 》 1995
摘要:选星杂288蛋鸡商品雏1000只,按常规饲养管理。于初生和2~20周龄期间,每隔2周的周末,分性别各解剖10只,测量内脏器官(心、肝、脾、肺、气管、肾和胰)和消化道重量及长度,并进行与体重变化的回归分析。结果,(1)内脏器官重和消化道长度随体重同步变化。约9周龄内脏器官重超过育成阶段的平均重;(2)消化道各部门的增长,以其在生命过程的重要性序列先后:腺胃和十二指肠→肌肉和空回肠→直肠和盲肠→食道。(3)内脏器官变化与体重增长的对数回归,消化道长度与体重变化的幕回归或对数回归的决定系数(R~2)最高(R~2>0.93,P<0.05,N=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播芝麻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对9个春播芝麻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株高的直接效应较大。因此,在选育高产品种时,应以单株蒴果数多、千粒重高和植株较大的类型作为主要选择目标。
关键词: 芝麻,单株产量,相关系数,通径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技术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技术进展TheDevelopmentofMethodsforStudyingtheMicrobialEcologyofSoil刘继青,郜春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太原)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土壤学研究的热点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蔬菜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日光温室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041000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陈永杰,段玉田西葫芦原产于中美洲,是我国北方瓜菜中春季上市最早的蔬菜,很受消费者喜爱。它具有耐低温,适应性强、病害少、生长快,结瓜早等特点,是北方日光温室中仅次于黄瓜的蔬菜,平均亩产6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棉12号高产优质抗病性及稳定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晋棉12号经1991~1992年省抗病区试多点鉴定,平均霜前皮棉亩产73.69kg,比对照中棉12号增产22.4%;经1992~1993年2年生产示范多点试验,平均霜前皮棉亩产59.98kg,比对照增产15.5%,是一个高产优质抗枯黄萎病棉花新品种。经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参数良好,变异系数较小。
关键词: 晋棉12号,产量,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