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油松容器苗幼林生物量及各器官持水量的研究

山西林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石灰岩中山区7年生油松容器苗幼林的调查表明,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幼林林分的生物量(指地上部分现存量)分别为:阳坡4815.767kg/hm ̄2半阳坡3311.767kg/hm ̄2、阴坡8751.935kg/hm ̄2。利用36株实测生物量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10个一元和二元生物量方程,为今后科研生产提供了量化指标。对生物量年增长量方差分析表明,栽植4年后,油松容器苗进入生物量生长高峰期。而对生物量研究表明,幼林对一次降雨截留作用不大。

关键词: 油松容器苗,幼林,生物量,持水量,截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营养芽扦插留种实用技术

蔬菜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甘蓝营养芽扦插留种实用技术武永慧(030031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在选育适于春季栽培的甘蓝品种的过程中,春选的甘蓝植株因没有通过春化,在炎热的夏季不能抽薹开花,常采用老母根腋芽扦插留种法保存材料。我们在扦插过程中发现腐烂是影响成活的首要因素,采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市场经济与农业科研计划的制定

农业科技管理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市场经济与农业科研计划的制定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030031武英鹏(一)农业科研计划的制定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农业消费者的要求,衡量科研成果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可靠性。“科学技术必需面向经济建设”,农业科研课题的提出必需面向农村这一广阔的市场,不单凭强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抗萎蔫病胡麻品种资源的筛选利用及抗病性遗传浅析

华北农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在萎蔫病发生严重且均匀的自然病圃,对国内外675份胡麻品种资源进行抗萎蔫病的筛选与鉴定,选出32份高抗萎蔫病胡麻品种资源,应用这些资源育成了晋亚6号胡麻品种及8777-24-3新品系,并将“7544”、“7669”直接用于生产。抗病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抗萎蔫病性属于细胞核显性遗传,具有较高遗传力。用高抗与高感、丰产型品种组配,可以选育出超亲类型的丰产、抗病新品种(系)。

关键词: 胡麻 萎蔫病 品种资源 抗病性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川河流域土地利用状况的遥感动态监测

中国水土保持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黄河中游重点产沙区南川河流域黄土区280.15km2作为重点调查区域,利用1981年和1988年的航片,对其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经过7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南川河流域的人工林、沟坝地增长速度很快,分别增加21.9倍和5倍,经济林增加21%,交通占地增加33.5%。然而南川河流域的耕地面积锐减,水域面积减少,自然生态环境仍在遭受破坏,水土流失问题仍很严重。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遥感技术,南川河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远缘杂交中间材料利用的体会

山西小麦通讯 1994

关键词: 小麦 远缘杂交 中间材料 特点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旱轮作改良利用盐碱地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90~1993年开展了滹沱河流域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建立了三个综合治理实验区。繁峙县老泉头实验区结合综合治理工程,建成水旱轮作区500亩,进行了水旱轮作改良利用盐碱地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不仅可以调控土壤水盐运动、控制盐分过量表聚,而且能使土壤理化性状及养分状况都得到明显改善,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水旱轮作,盐碱地改良,水盐运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研究

农药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新型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研究张慧杰,李建社,张卓敏,景竹兰,高估枝(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运城044000)(山西省运城地区植保站)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tritici)是毁灭性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卵寄生蜂防治甘兰蝽象试验

生物防治通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91年在山西省太谷县甘兰田甘兰蝽象(EurydemaornataL.)卵内采到卵寄生蜂(Trisolcussimoni)。经在室内用新鲜蝽象卵繁殖,1993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甘兰蝽象第2代发生时,进行了田间放蜂防治蝽象试验。室内繁蜂按卵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高效小麦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其自然产业体系的建拓

山西小麦通讯 1994

摘要:高产优质高效小麦工程技术是建拓小麦自然产业的关键.发展小麦自然产业是协调城乡发展、解决当前小麦值低、实现"种麦致室"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农业市场经济,笔者就"高产优质高效小麦工程研究"中的问题''''从其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设想和建拓小麦自然产业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小麦工程技术 小麦自然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