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优质抗病水稻龙粳8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1999

摘要: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82年以适于寒地生态条件的日本北海道优良品种松前为母本,朝鲜早熟优质品种雄基9号为父本进行首次人工杂交.到1987年又用其稳定后代龙交82133为母本,用高抗稻瘟病的桥梁亲本N193-2做父本进行第二次人工杂交.为缩短育种年限,提高选择效率,又于1988年将第二次杂交的F_1代花药进行人工接种离体培养.1989~1992年在花培选种圃中发现了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1993~1994年进行产量鉴定和品质分析.在黑龙江省第二届优质米评选中,荣获碾米品质、外观品质、理化性质及食味4项指标总分第一名.1995~1997年连续3年参加全省第三积温带区域试验,1997年同时参加全省生产试验.1998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的选育及RAPD分子验证

核农学报 1999 CSCD

摘要:利用辐射诱变、组织培养和细胞筛选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了抗赤霉病突变体92k809。该突变体不仅抗赤霉病能力强,且抗性稳定,同时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比原亲本增产49%。经RAPD技术检测,所用的128个引物中有1个引物(OPY15)在抗病突变体92k809和赤霉病抗原苏麦3号中得到了相同的扩增产物。初步认为该片段与赤霉病的抗性有关。

关键词: 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RAPD技术,辐射诱变,细胞筛选,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线2号大豆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

摘要:黑龙江省是国家大豆生产基地,播种面积260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西南部大豆只占耕地的10%左右,限制这一带大豆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又称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病原是土壤中的大豆孢囊线虫,它侵入、寄生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色价法鉴定苹果抗寒力

北方园艺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苹果抗寒力强弱与一年生枝条皮部花青素的含量呈正相关的关系,采用色价法测定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皮部花青素的含量,鉴定出不同品种苹果的抗寒力。结果表明:大秋、黄太平、金红、K9 和277 五个栽培品种抗寒力大小的顺序为:大秋> 黄太平> 金红> K9 > 277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抗病玉米杂交种牡单11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牡单11号玉米单交种为新育成的早熟、抗病、高产玉米新品种,其特点是玉米幼苗发育快,耐低温成熟早,活秆成熟,果穗粗大产量高,一般产量为8500kg/hm2,较对照品种龙单13号增产105%。目前正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区推广应用,适宜吉林省东部山区早熟玉米种植区示范试种

关键词: 玉米,牡单11号,新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萮菜栽培地的选择

中国林副特产 19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物料在风沙土中的腐解规律及土壤有机质调控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

摘要:通过对常见的五种有机物料在风沙土中的腐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物料在风沙土中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贡献大小依次为草炭> 厩肥> 小麦秸秆> 玉米秸秆> 草木樨秸秆。根据有机物料在土壤中腐解参数,用Jenny 模型,可以算出每年需施草炭(干重)4.4t/hm 2,厩肥5.5t/hm 2,小麦秸秆10.7t/hm 2,玉米秸秆11.4t/hm 2,草木樨12.6t/hm2 ,才能使风沙土现有的有机质含量由1.97% 在10年内提高到3.0% 。

关键词: 有机物料 腐殖化系数 有机质矿化率 有机质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高粱育种基础材料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

摘要:利用FOXBASE+ 关系数据库系统软件,结合我省高粱育种工作的实际需要,对高粱基础材料分别建立亲本材料管理系统和杂交种管理系统,实现对基础材料保存、信息查询、应用和数据处理。

关键词: 高粱 亲本材料 杂交种 数据库管理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部地区大豆田杂草种群演变趋势及其化学防除

大豆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82、1992 和 1997 年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主要种植区杂草的调查结果,明确了该地区大豆田杂草种群及群落演变趋势及影响种群演变的因素。介绍了大豆田除草的关键时期、常用除草剂种类及其使用技术。

关键词: 大豆田;杂草种群;演变趋势;化学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球莴苣应用农保赞效应观测

北方园艺 199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