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菠萝品种巴厘"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常温下通过改变MS培养基中无机盐和蔗糖含量,选择适合菠萝种质保存的培养基.对不同保存培养基中菠萝苗叶色的变化、小苗的生长及存活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菠萝种质在M2(1/2MS+0.7%琼脂)中保存12个月存活率为92.2%,小苗的平均生长量只有1 cm左右;保存苗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很快恢复生长并分化出丛芽.在M2中保存18个月后仍有较高存活率(85.7%).表明M2是菠萝种质保存的最佳培养基.
关键词:
菠萝种质
蔗糖
无机盐
离体保存
《福建果树
》
2007
摘要: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菠萝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系统采用Venusil XBP-C18柱(4.6×250 mm,5μm),柱温35℃,以0.2%偏磷酸水溶液作流动相,流速1 m l.m in-1,检测波长240 nm,维生素C浓度在0.1~1.0 mg.m 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回收率99.89%,标准偏差0.91,变异系数2.08%,操作简便、灵敏、可靠,适用于菠萝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菠萝
维生素C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7
CSCD
摘要:用鲜花循环式动态顶空技术采集红厚壳鲜花的香气成分,TCT-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4-羟基-2-丁酮,双烯酮,1、2-环氧-2-甲基丁烷,1、2-环氧-3-甲基丁烷,2-乙基戊烷,3-己醇,甲基环戊烷,2-丁醇等24个成分被检测出,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0.28%。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红厚壳
香气成分
动态顶空
TCT-GC-MS
《热带作物学报
》
2007
CSCD
摘要:采用PCR技术对假臭草丛枝病原进行分子检测及巢式PCR扩增,得到1189bp的植原体16SrDNA片段,将该片段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并将与已知的植原体序列共同构建系统发育树,试图明确其与已知植物原体种类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打下遗传基础。结果显示出所检测假臭草病株样品感染同种类型的植原体。直接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序列显示出与16SrII组植原体有较高的同源性,假臭草丛枝病与植原体16SrII组中的花生丛枝病、番薯丛枝病和中国木豆丛枝病同源率最高,达到98.5%,因此可以认为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属于16SrII组,即花生丛枝病组(PnWB)。
关键词:
假臭草
丛枝病
16SrDNA
植原体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热带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在海南省中部丘陵地区的加勒比松林下种植白藤和益智,研究了不同的坡向、坡位以及郁闭度对林下白藤和益智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东坡和南坡对白藤及益智的生长影响不大,但东坡的益智座果多于南坡;(2)坡上、坡中和坡下3种不同的坡位对白藤和益智的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种植在坡中的生长最好,其次为坡下,坡上最差;(3)在加勒比松林下种植益智,林木的郁闭度以50%以下为宜;白藤较耐阴,林木郁闭度的大小对其生长影响不大。
关键词:
加勒比松林
白藤
益智
间作
适应性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摘要:从主客观两方面,阐述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
翻译过程
译者主体性
制约因素
《中国南方果树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香瓜茄Solanum muricatum Ait.别名人参果、香艳茄、香瓜梨、香艳梨、香艳杧果、金参果、长寿果、紫香茄等。原产南美洲安第山斯北麓,是一种茄科茄属多年生蔬菜、水果兼观赏型草本植物。现栽培于世界各地,我国台湾、广东、广西有栽培。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开始在南方城市少量栽培,后在北方发展。其果实既有观赏价值,又可当水果食用,是一种典型适于盆栽的观赏蔬菜之一。它不仅可以在大田或大棚中进行生产性栽培,还可作为盆景植物在房前屋后、阳台上栽培,既可美化环
《热带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从生态学、生理学及生理生态学角度,综述了国内外橡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研究进展,探讨与分析了我国在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指出胶园养分循环的生理生态平衡研究将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橡胶林
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
研究进展
《棉花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在植物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ABP1蛋白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方法,首次克隆了棉花ABP1基因cDNA的3′和5′末端。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824 bp编码190个氨基酸,它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植物ABP1蛋白家族的所有特征,被命名为GhABP1。棉花ABP1所包含的BoxA,Box B和Box C区在植物ABP1家族中是高度保守的。它的C末端氨基酸残基WDE在蛋白质的折叠及ABP1在质膜上的功能活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棉花ABP1的C末端带有KDEL残基区,这个KDEL区表明它被定位在内质网上。用Clustal W软件进行多重比对分析表明,棉花ABP1与拟南芥、向日葵、油菜、辣椒、甘菊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2%,72%,71%,70%和7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棉花在进化上与萝卜、拟南芥和油菜聚为一类。序列分析表明此基因为生长素结合蛋白基因家族的新成员。
关键词:
棉花
ABP1
基因克隆
基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