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印楝活性物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

热带作物学报 2007 CSCD

摘要: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子中含有大量杀虫活性较高的柠檬素类物质,印楝油可促进柠檬素类物质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本实验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得到含柠檬素类物质和印楝油混合的粗提物,以印楝素A为检测指标,使用均匀设计优化萃取工艺的压力、温度、时间和夹带剂的体积4个因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压力37MPa,温度43℃,时间165min,夹带剂的体积13mL,此时印楝种仁中印楝素A萃取率为0.37%。初步测定超临界CO2萃取产物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的驱避活性,并对该技术应用于印楝产业化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印楝 活性物质 超临界CO_2萃取 均匀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位杂交中鲑鱼精DNA处理方法探究

生命科学仪器 2007

摘要:采用机械打断/沸水浴和超声波处理两种方法对原位杂交中的封闭DNA——鲑鱼精DNA进行了断裂处理。分别探讨了不同的吹打次数、煮沸时间和超声波处理时间对鲑鱼精DNA片段大小的影响,并且对机械打断/沸水浴和超声波处理两种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煮沸时间20min时,吹打次数可根据所需原位杂交片段大小进行调整;超声波适宜打断时间为20min。

关键词: 鲑鱼精DNA 机械打断/沸水浴 超声波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橡胶炭疽菌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2007

摘要:对来源于海南省的11个橡胶炭疽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菌株之间菌落、分生孢子形态及大小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测试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pH值为5.0~7.0,但是参试菌株间的生长速率差异较大,以RC169生长最慢;橡胶树幼苗活体叶片刺伤处理后的病情指数明显高于不刺伤处理,且菌株RC14的致病力比较弱,而RC29、RC30的致病力较强。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海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P-1800型香蕉茎杆切割破片机的研制

中国农机化 2007

摘要:阐述了QP-1800型香蕉茎杆切割破片机的主要结构、工作过程、主要技术参数和试验结果。并分析确定了主要参数、刀具的安装位置和上料时香蕉茎杆的方向。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生产率高,切割破开的茎杆可满足刮麻机的工艺要求。

关键词: 破片机 设计 参数 香蕉茎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臂形草内生真菌菌株HND5的分离、抗性评价及其初步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07 CSCD

摘要:对我国主要臂形草(Brachiaria sp.)种质内生菌进行了活体检测、内生菌分离纯化、抗性评价及其初步鉴定。利用改良的苯胺蓝染色法对臂形草内生菌活体检测结果发现,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供试的9个臂形草品种中;通过组织块培养法从供试材料叶片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菌株HND5;体外抗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HND5菌株对多种重要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和较强的耐盐碱性;经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半知菌类(FungiImperfecti)从梗孢目(Moniliales)从梗孢科(Monillaceae)枝顶孢属(Acremonium)真菌。

关键词: 臂形草 HND5 抗性评价 初步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土壤酶的来源、分类及动态变化,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的作用机理及相互关系,以及用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的可能性。并且进一步提出用土壤酶活性来评价橡胶园土壤肥力的必要性。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cDNA的克隆和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对荔枝果皮中克隆的APX基因进行cDNA序列分析。[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荔枝果皮中扩增克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利用NCBI的ORFFinder程序分析克隆基因的序列,然后将ORF转换成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X和BLASTN分析,最后用dnasismax2.6pro软件将荔枝与胡瓜、加杨等8种植物进行APX氨基酸序列配比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该基因cDNA全长1118bp,含有645bp的ORF,编码214个氨基酸。它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胡瓜、加杨、龙眼、落花生、豌豆、芸苔、帕拉港橡胶树和紫花苜蓿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3%、89%、97%、78%、84%、75%、79%和85%。推测该蛋白的分子式为C1946H3249N645O827S142,相对分子质量为53466.5,等电点为5.16,理论推导半衰期大于10h。[结论]该基因的克隆与cDNA序列分析为采后荔枝果皮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基因工程操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荔枝果皮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 克隆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指山猪小群体遗传学检测

家畜生态学报 2007

摘要:本研究利用26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保种场的五指山猪小群体58个样本进行了遗传学检测,用非变性(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的PCR扩增产物,统计了群体平均基因纯合率、等位基因数,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统计结果:全群平均基因纯合率为66.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观测杂合度为、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07、0.338、0.835;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1.92,此结果说明该群体虽然近交程度较高,但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较大。

关键词: 微卫星 五指山猪 基因纯合度 杂合度 PI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市林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7

摘要:简述城市林业的兴起与发展、概念与范围,以及城市林业的效益和国内外在城市林业方面的研究现状,论述我国城市林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林业 城市森林 研究现状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旱稻种质内生菌调查与初步评价

热带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首次报道了内生菌在我国热带旱稻种质幼苗中的分布情况。采用改良的苯胺蓝染色法对我国热带早稻种质进行内生菌活体检验,并对其进行分离和体外拮抗病原菌的活性初步评价。结果发现,在热带旱稻种质中可见到被染成蓝色的内生菌菌丝体或孢子体。供试的408份旱稻种质中,内生菌侵染率为69.6%;其中国内348份种质中的内生菌侵染率为69.0%,国外引进的60份种质中的内生菌侵染率为73.3%。采用组织块法从部分种质中分离到内生细菌与内生真菌,初步的抗性对峙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内生菌菌株具有明显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

关键词: 旱稻种质 内生菌 侵染率 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