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几种菜田常用杀菌剂应用技术

农民致富之友 1997

摘要:一、百菌清也称大克尼尔。百菌清虽是老药,但近几年来应用方法有新的发展。它无内吸传导作用,属保护性广谱杀菌剂,在菜田应用较广泛,喷在植物表面粘着性强,耐雨水冲刷,常规用量下残效期7—10天。在应用技术上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喷雾法:在蔬菜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600倍液进行喷雾,可有效防除黄瓜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和蔓枯病,及甘蓝黑斑病、番茄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江平原农作物低温冷害发生规律及防御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摘要:1 三江平原地区低温冷害发生情况本区位于北纬43°49′55″—48°49′40″的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3815万公顷,土壤以草甸土和白浆土为主,有少部分黑土,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气温变幅大,高温之后常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7

摘要:黑龙江省水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顾晓红苏萍王国珍单宏张晓波张彦程(黑龙江省农科院谷物中心)(集贤县种子公司)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稻的品质问题引起了重视。为进一步了解省内水稻品质状况,对近年推广种植和选育的水稻品种品系的品质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绥玉6号(绥310)的选育与推广利用

玉米科学 1997

摘要:绥玉6号(绥310)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990年育成,组合杂C546×L105.该品种属中早熟种,出苗至成熟115天(绥化市),需≥10℃活动积温约2400℃。1991~1995年在各类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在公顷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7850.8kg,比对照品种东农248增产11.5%。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东部低湿区、第三积温带西部平原丘陵区及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种植。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为宜,种植密度每公顷4.5~5.0万株,肥水条件好的地区或地块每公顷保苗可达5.5万株。制种父母本可同期播种,父母本种植行比1:4。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品种 绥王6号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单交种与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玉米科学 1997

摘要: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对21个玉米单交种8个与子实产量相关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单交种与产量相关各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粗>生育日数>穗行数>出子率>秃尖长度。依此为进一步选育高产玉米单交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判别尺度。

关键词: 玉米单交种 产量相关因素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春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大豆通报 1997

摘要:东北春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的分析齐宁郭泰刘忠堂张荣昌胡喜平王志新(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佳木斯,154000)随着大豆育种及大豆生产的不断发展,大豆的品质育种已越来越被育种家所重视,大豆油分品质育种的目标,是以提高对人类健康有利的亚油酸含量,降低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快速ELISA法鉴定马铃薯病毒

中国马铃薯 1997

摘要:本文用三种方法鉴定马铃薯病毒,第一种方法为常规ELISA法,第二种和第三种均为快速ELISA法。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和灵敏度一致,快速ELISA法的精密度高于常规ELISA法。快速组比常规组可节约时间约10h,该法适合大量、快速检测样品的需要。

关键词: 常规ELISA法,快速ELISA法,精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生物技术培育作物新品种

现代日用科学 1997

关键词: 农作物 育种 生物技术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亩产吨粮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研究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摘要:采用紧凑型玉米品种用“垄半空”及105cm大垄双行带作,并进行地膜覆盖新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进行玉米亩产吨粮试验,创建了高光效的群体光合系统,提高群体光合性能.为玉米大面积种植实现亩产吨粮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光合系统 种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玉米“大双覆”高产机理及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科学 1997

摘要:本文论述了玉米“大双覆”先进综合栽培技术特点,增产原理机制及如何把玉米“大双覆”进一步在我省玉米主产区试验示范推广,急待解决的几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玉米高产再高产创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覆盖栽培 高寒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