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SRAP标记绘制中国芥菜基因源分子指纹图谱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9个省份和地区的86份芥菜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和DNA指纹图谱分析软件,绘制芥菜遗传资源基因组DNA指纹图谱。从270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40对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的引物组合,对86份供试材料基因组DNA分子进行扩增,共扩增出63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27条,多态性比率为67.56%,表明芥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以供试的86份芥菜种质资源的SRAP扩增条带为基础,建立供试材料扩增条带指纹数据库的Excel文件,然后利用自主开发的DNA指纹图谱软件,构建86份芥菜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获得了所有芥菜种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结果表明,SRAP分子标记非常适合芥菜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基因在乳酸乳球菌中的异源表达
《浙江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乳酸乳球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在不改变编码蛋白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并合成枯草芽孢杆菌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基因,将其与大肠埃希菌-乳酸乳球菌穿梭质粒p AMJ399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AMJ399-PIPLC,并电转化至乳酸乳球菌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蛋白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分泌于胞外,分子质量约35 ku,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重组蛋白在PI-李斯特氏菌显色平板上显现明显的乳白色晕圈,证明重组蛋白具有酶活性,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在重组乳酸乳球菌中成功获得表达。通过优化培养条件,以2%转接量,在含有1%红霉素抗性的GM17液体培养基中,于32℃静止培养24 h,测得培养基上清液中PI-PLC的浓度为1.092μg·m L-1。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 克隆表达 乳酸乳球菌 GPI锚定蛋白


不同碳源促进污染水体氮素转化的微生态过程
《浙江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试验条件下,向氮污染河道水体中C/N按15∶1补加甲醇、乙醇、乙酸钠、柠檬酸钠、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检测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氮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水体细菌胞外酶活性、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除甲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外,补加有机碳源显著降低了水体氨氮的含量,水体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碳源补加后快速增加,补加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明显异于其他处理,表明添加有机碳源可显著加快污染水体中氮素的转化,水体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和代谢活性对不同类型有机碳源有着不同的响应,因而添加不同有机碳源对水体氮素转化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有机碳源 污染水体 细菌群落 PCR-DGGE 细菌代谢活性


利用卡氏白和尼罗红染色观察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的结构
《中国水稻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是异宗配合的子囊菌,但至目前,关于其有性世代产生过程和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利用两个稻瘟病菌菌株Guy-11与2539在多种培养基上进行杂交试验,观察有性世代产生情况。结果表明,两菌株在所有参试培养基上杂交后均能产生子囊壳,但子囊壳的数量、产生速度和成熟度各不相同,以燕麦培养基为最佳。为了进一步观察有性世代的结构,我们采用卡氏白和尼罗红对子囊和子囊孢子进行染色和荧光观察。荧光显微镜下,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细胞壁均能被卡氏白染成清晰的亮蓝色,细胞结构清晰可辨。成熟的子囊壳内可产生大量的子囊,子囊中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通常含有4个细胞。同时,子囊孢子能够被尼罗红染成橘红色,表明子囊孢子中储藏大量的脂肪类物质。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观察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结构的荧光染色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收获期对糯质玉米种子活力及呼吸代谢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以来源于花甜糯072自交后代的糯质玉米为研究对象,于授粉后16,20,24,28,32,36,40 d收获种子,自然晾干至比较一致的含水量后进行活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糯质玉米在授粉后32~36 d前后收获种子质量较高。授粉后32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和顶土萌发率最高,种子浸出液电导率降至最低,后趋于稳定。授粉后36 d的种子千粒重最大,低温发芽率最高。授粉后40 d收获的种子呼吸代谢最强,此时增加代谢时间(IMT)、氧代谢率(OMR)、相对发芽时间(RGT)分别为8.78 h,3.86%·h~(-1),42.56 h,说明此时收获的种子已具备旺盛的呼吸代谢能力。建议糯质玉米种子电导率为4.1~4.3μS·cm~(-1)·g~(-1),IMT,OMR,RGT值分别为11.65~11.78 h,2.86~3.40%·h~(-1),50.51~54.46 h时采收,可获得高活力种子。


棉渣堆肥过程理化性质变化及腐熟度评价
《浙江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新疆特色农业废弃物棉渣进行堆肥化处置,以牛粪为调理剂,采用人工翻堆的方法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添加牛粪对棉渣堆肥发酵的影响,探讨堆肥过程中不同部位物料理化性质的差异,并依据发芽指数(GI)评价物料的腐熟程度。结果表明,添加牛粪可以加速物料升温,提高主发酵温度,缩短发酵时间,添加牛粪处理的T值(终点C/N与初始C/N之比)比对照组提前12 d降到0.6以下,且发酵后GI较高,对植物毒性较小。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以中层升温最快,温度最高。中层总有机碳(TOC)下降速率和总氮(TN)上升速率最快,深层次之,表层最慢。深层易形成厌氧区,物料腐熟较慢,堆肥腐熟之前深层GI最低,完全腐熟之后各层之间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


水稻离体叶片抗纹枯病接种方法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纹枯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抗性属于数量遗传性状,目前尚未发现高抗或免疫的水稻种质材料。为了提高水稻抗纹枯病种质的筛选和研究效率,对水稻离体叶片抗纹枯病接种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更精确的控制,并采用了量化的病情调查方法。取纹枯菌接种离体水稻叶片组织进行qRT-PCR分析,水稻病程相关基因呈诱导表达,验证了纹枯病菌对水稻的侵染。采用离体叶片接种、大田成株期接种、苗期"微室"接种法,对抗纹枯病水稻品种和敏感品种进行测试。抗性品种和敏感品种纹枯病病级的统计检验呈显著差异,3种方法的结果表现一致。改进的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具有易于操作和重复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筛选抗纹枯病水稻种质材料。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离体叶片法 病程相关基因


有机肥施用对蔬菜—土壤体系中重金属迁移累积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化肥(CK)和不同用量鸡粪有机肥(T1,3.75 t·hm~(-2);T2,7.50 t·hm~(-2);T3,15.00 t·hm~(-2))处理后,有机肥中主要重金属铜(Cu),锌(Zn),铅(Pb),铬(Cr),砷(As),汞(Hg),镉(Cd)等在蔬菜可食部分的累积及在土壤剖面的迁移行为,特开展西兰花—刀豆连作下的有机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处理未显著影响第1茬西兰花中Pb,Cr,As,Hg,Cd含量,但T3处理导致第2茬刀豆中As和Pb显著增加。有机肥长期施用所带来的Cu,Zn,Pb,Cr,As累积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第2茬刀豆收获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第1茬西兰花收获时,其中,以Cu的积累量最大,Zn和Pb次之,Cr和As最小。有机肥处理主要影响0—20 cm土层Cu,Zn,Pb含量,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20—40 cm土层中Zn和40—60 cm土层中Cu含量;As和Cr没有明显的表层富集效应,有机肥施用仅提高0—20 cm土层中As含量,但可同时增加0—20cm和40—60 cm土层中Cr含量。综上,高用量有机肥的连续施用增加了菜田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对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性的影响
《微生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eroxisome proliferators,PPs)对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性的影响。【方法】在6种不同的PPs诱导下,观察比较稻瘟病菌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生长速率、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与致病性的差异。【结果】在不同的PPs诱导下,稻瘟病菌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均呈现明显的增加,同时过氧化物酶体形成相关基因PEX8、PEX11、PEX14的表达量升高;PPs影响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孢形成,并导致致病性的减弱。其中,2,4-D与阿司匹林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同时,2,4-D与ASA对稻瘟病菌过氧化物酶体形成突变体Δpex5和Δpex7的生长抑制效果与野生菌株相比明显增加。【结论】首次将PPs类化合物用于模式丝状病原真菌稻瘟病菌的研究。研究发现6种PPs均能够引起过氧化物酶体的增殖,并可抑制稻瘟病菌生长发育,降低致病性。


浙南海涂围垦区土壤品质综合评价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掌握浙南海涂围垦区土壤品质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为绿地系统规划、土壤改良措施和绿化工程实施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取样调查,获得土壤基本性状,再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土壤品质与分级,并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ARCGIS分析软件和Surfer软件获得土壤品质等值线分布图。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土壤容重偏大,为1.32 g·cm-3,且含盐量高,为7.7 g·kg~(-1),碱性强,pH 8.25,有机质质量分数偏少,为17.94 g·kg~(-1),全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严重偏低,分别为0.69 g·kg~(-1)和4.82 mg·kg~(-1),而速效钾质量分数丰富,为0.62 g·kg~(-1)。2土壤含盐量是浙南滨海围垦区土壤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容重和pH值也是重要评价指标。3研究区域土壤品质总体较差,并且表层土壤品质(综合评价值为0.482)略好于下层土壤(综合评价值为0.435)。土壤品质分级与等值线分布图可以更好地指导土壤改良和植被构建,需要降低土壤含盐量、pH值和容重,选取优良耐盐碱植物进行绿化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