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林业科技
》
2005
摘要:文章研究了海南岛红树林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探讨了该植物区系热带北缘特性及其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并分析了红树林植物区系特有成分贫乏的原因,概述了海南岛红树林严峻的现状和影响海南岛红树林保护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红树林
植物区系
海南岛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筛选得到一株产碱性几丁质酶较强菌株,经鉴定为海球菌属(Marinococcus),编号PS-1。该菌产酶最适碳源体积分数为20%胶体几丁质,氮源为0·3%大豆粉,胶体几丁质对产酶有诱导作用。5L发酵罐实验表明,溶解氧是影响该菌株产酶的重要因素。通过提高通气量和改变搅拌速度,该菌株可在发酵72h内达到产酶高峰,酶活力最高达到0·56U/mL。
关键词:
海球菌
几丁质酶
发酵
酶活力
《热带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从叶绿体结构、光合色素的含量、光合酶的活性,活性氧代谢及叶绿素荧光等几方面综合分析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分析了气孔与非气孔之间的关系,认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干旱的程度,今后应加强各个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光合作用
气孔
非气孔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摘要:利用基因工程创造植物雄性不育系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根据花粉败育的原理,利用花药细胞绒毡层、绒毡层线粒体、胼胝质壁、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等花粉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环节,采取外源细胞毒素基因、分子伴侣、反义RNA技术、提早降解胼胝质、扰乱线粒体与细胞核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细菌影响花粉小孢子发育等策略,使花粉不能正常形成,从而产生不育花粉,达到产生雄性不育的目的。并提出了基因工程创造植物雄性不育系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基因工程
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热带林业
》
2005
摘要:初步研究海南岛红树林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探讨该植物区系热带北缘特性及其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分析海南红树林植物区系特有成分贫乏的原因;概述海南岛红树林严峻的现状和影响海南岛红树林保护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红树林
植物系区
海南岛
《热带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内蒙古细毛羊、宁夏滩羊、小尾寒羊和无角多赛特羊进行群体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6个群体总基因多样度(DT)为0.63,群体内基因多样度(DS)为0.56,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2,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群体变异的12%,变异主要来自于品种内部;同属蒙古羊体系的国内5个绵羊群体彼此之间基因流(Nm>5)较大,而与外来品种无角多赛特之间基因流(Nm<5)较小。
关键词:
绵羊
微卫星标记
遗传分化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摘要:概述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基因分类,综述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的基因工程研究及应用。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杀虫晶体蛋白
基因工程
《中国麻业
》
2005
摘要: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剑麻施肥区域土壤微生物类群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总量各有差异,在总体数量上以细菌为主,真菌次之,再其次是放线菌,特殊生理类群是解磷菌居多,纤维素分解菌次之,固氮菌最少;但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则表现为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多样性指数是施肥点的土壤高于附近的土壤,而土壤中特殊生理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则无此变化趋势,即微生物总数高的土壤,其多样性指数不一定高。因此评价土壤生物多样性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关键词:
剑麻
施肥方式
土壤
微生物类群
《热带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用5、10、30、50、70和100g/L的双氧水(H2O2)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atratumBra.cv.ReyanNo.11)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发现,6个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和种子发芽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0g/L处理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上都明显优于对照,是促进热研11号黑籽雀稗种子发芽的最适浓度。
关键词:
热研11号黑籽雀稗
黑籽雀稗属
双氧水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