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对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甲烷排放的影响。选用30只健康杜泊×小尾寒羊F1代公羔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未发酵的玉米秸秆,试验组以发酵玉米秸秆替代50%的未发酵玉米秸秆,精粗比45∶55。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发酵秸秆能够显著提高肉羊平均日增重及营养物质消化率(P<0.05);通过"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测定甲烷排放量,试验组肉羊每天甲烷排放量比对照组降低21.5%(P<0.05),甲烷能降低21.6%(P<0.05)。以上结果说明,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玉米秸秆能够显著改善秸秆品质;饲喂发酵玉米秸秆可提高肉羊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并能降低肉羊甲烷排放量,减少甲烷能损失。

关键词: 发酵玉米秸秆 育肥羊 生长性能 消化率 甲烷排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刍动物甲烷代谢测定方法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反刍动物瘤胃内产生的甲烷不仅是一种能量损失的形式,同时也加剧了温室效应。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反刍动物瘤胃内的甲烷排放对提高反刍动物能量利用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明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的4种途径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行的呼吸面罩法、SF6示踪法和间接呼吸测热室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并阐述了两种甲烷排放调控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其一为营养性调控技术,包括促进乙酸或丙酸的生成对甲烷排放的影响;其二为生物性调控技术,包括离子载体、植物油和驱除原虫等技术。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甲烷 产生途径 测定方法 调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牛粪对大豆重茬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用不同处理牛粪后大豆重茬土壤中腐殖质的组分含量及结构特征变化。【方法】以大豆"九黑1号"为供试品种,设置单施化肥处理(对照,CK)、风干牛粪处理(X)、腐解牛粪处理(F)和蛴螬牛粪处理(Q),采用室内盆栽试验,于2011年5月在施用不同处理牛粪的土壤中第1次播种大豆,09-30收获;2012年5月继续在各处理土壤中播种大豆,09-30收获后采集0~20cm土层土壤,用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IR)及核磁共振光谱法(13 C-NMR),研究不同处理牛粪对大豆重茬土壤中胡敏酸(HA)、富里酸(FA)组分的元素组成和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牛粪对大豆重茬土壤HA和FA的元素(C、H、O、N)组成影响有明显差异。不同处理牛粪可以提高大豆重茬土壤HA的氧化度,降低缩合度,使大豆重茬土壤FA氧化度降低。大豆重茬土壤HA含有更多的长链烷烃和酚基碳,FA含有更多的支链和短链烷基碳,且FA的芳化度比HA低。与CK相比,施用牛粪的各处理大豆重茬土壤中HA的烷基成分、羧酸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和芳香环类化合物减少,而碳水化合物或多糖类成分增加,脂化度升高,芳化度下降;土壤中FA的烷基成分、多肽类化合物、芳香环类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减少。对不同牛粪处理土壤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风干牛粪处理(X)明显增加了大豆重茬土壤HA和FA的羧酸化合物含量,腐解牛粪处理(F)明显增加了大豆重茬土壤FA烷基成分和碳水化合物成分,蛴螬牛粪处理(Q)下大豆重茬土壤HA的碳水化合物或糖类成分明显增加。【结论】不同处理牛粪对大豆重茬土壤HA和FA的元素组成与结构特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明显增加了土壤HA酚基碳含量。

关键词: 牛粪 大豆 重茬土壤 腐殖质 胡敏酸 富里酸 元素组成 结构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黄改系材料萌芽期耐旱性鉴定与评价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正常水分和PEG6000胁迫处理条件下,对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和16份黄改系材料进行萌芽期耐旱性鉴定并筛选耐旱材料。结果表明,PEG溶液在浓度为-0.2 Mpa(11.96%)即可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萌发耐旱指数(GDRI)和贮藏物质干旱伤害率能够区分材料的耐旱性,GDRI与贮藏物质干旱伤害率呈显著负相关。GDRI与胚根长伤害率、胚芽干重伤害率和胚根干重伤害率呈显著负相关。中胚轴长度、子粒鲜重和子粒干重不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不能作为耐旱性鉴定的性状,可用于育种材料的筛选性状。根据PEG胁迫筛选,获得6份黄改系的萌芽期耐旱性材料。

关键词: 玉米 黄改系 萌芽期 耐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NP芯片的玉米黄改系遗传基础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SNP3K芯片对亲本黄早四和14份黄改系材料进行遗传基础分析。结果表明:14个黄改系与黄早四的相似度比例在90.1%~98.0%之间。黄改系已达到纯合状态,可以认定黄改系是黄早四的近等基因系。14个黄改系在10条染色体上的相似度在88.3%~97.9%之间。黄改系在形成的过程中主要在染色体两端进行杂合,属于易变、敏感区域。

关键词: 玉米 SNP芯片 黄改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豆品种吉红12号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吉红12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育成的小豆新品种。针对吉林省西部主产区气候特点以及生产和市场实际需求,大量收集国内外品种资源在高盐碱成分(pH>8.3)地块开展筛选鉴定,确定具有优异性状的材料作为亲本,采用人工杂交方法,成功地将多个优良性状聚合于一体,通过异地多点试验示范鉴定,与当前吉林省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白红5号相比,在丰产性、稳产性、商品性、综合抗性及适应性方面,都获得了明显的提高。该品种201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吉登小豆2014002)。

关键词: 小豆 吉红1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不同施用深度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vc管进行保水剂施用深度筛选试验,供试保水剂品种为MP3005KB、US和XM,每个品种4个施用层次,分别为土表下10、20、30和40 cm,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探讨不同保水剂及施用深度对玉米产量性状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施用深度。结果表明,保水剂MP3005KB施用深度30~40 cm,保水剂US和XM施用深度20~40 cm,玉米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均极显著高于同品种的其他处理和对照。保水剂施用深度30~40 cm效果最佳。

关键词: 玉米 保水剂 施用深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玉米带种植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玉米带样本县农作物及水稻、玉米、大豆种植结构演变及现状的统计,分析得出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因素、政策因素、收益因素、科技因素和传统因素,提出玉米与大豆轮作、玉米与其他杂粮作物轮作和玉米内部不同品种间的调整为吉林省玉米带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关键词: 玉米 松辽平原玉米带 种植结构 生态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大豆籽粒品质与豆芽品质的关系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3个小粒大豆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实验室恒温培养技术,系统研究了不同小粒大豆品种对豆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发芽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增长趋势,蛋白质也呈增长趋势,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豆籽粒脂肪含量与豆芽的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豆芽的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豆芽的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豆芽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豆芽产出率与豆芽平均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豆芽蛋白质含量与豆芽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小粒大豆 豆芽 品质 豆芽产出率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甾体糖苷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甾体糖苷的苷元和糖链结构对其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五种结构相关的甾体糖苷薯蓣皂苷、纤细皂苷、边缘茄碱、澳洲茄碱和查茄碱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人肝癌细胞(H7402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随后测定了化学修饰的6-O-双硫酸茄碱、6-O-硫酸查茄碱和全乙酰化查茄碱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以查茄三糖为糖链的薯蓣皂苷、边缘茄碱和查茄碱抗增殖活性明显高于以其它三糖为糖链的纤细皂苷和澳洲茄碱;甾体糖苷对人源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6-O-双硫酸茄碱、6-O-硫酸查茄碱和全乙酰化查茄碱无抗增殖活性。构效关系分析表明,苷元"F"环结构对活性有一定影响,糖链的单糖组成和结构对抗肿瘤活性有显著影响;糖链上的羟基在甾体糖苷的抗肿瘤活性中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 甾体糖苷 抗肿瘤活性 化学修饰 构效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