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绵体上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菌B2817的分离与鉴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镰刀菌-细胞毒组合筛选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32株从海绵体上分离出的细菌进行筛选,得到4株抗肿瘤活性较好的细菌.经活性检测,发现菌株B2817的发酵液在稀释100倍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鼻咽癌细胞CNE和小鼠肉瘤细胞S180的抑制率分别为92%、90%和95%,而对正常的人肝细胞的抑制率仅为8%.经多相分类学鉴定,发现B2817是弧菌属中一个种,与弧菌属中的产气弧菌Vibriogazogenes亲缘关系最近,但两者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子遗传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故认为B2817可能是弧菌属的一株未被认识的新种.图1表3参9


红树林土壤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5 CSCD
摘要:研究海南清澜港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8个土壤因子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树林5~20cm土层细菌数量达1.0×106~12.9×106cfu/g(cfu:colony-formingunit)s,放线菌数量达0.7×103~19.0×103cfu/g,真菌数量达0.5×102~5.2×102cfu/g。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pH、含水量、全磷量、全钾量明显影响土壤细菌的数量;土壤pH、有机质含量、有效钾含量明显影响放线菌的数量;土壤pH、全钾量明显影响真菌的数量。通过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通径分析),仅有土壤pH是影响细菌、放线菌数量的主要因子,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8和1.15,并且两者都达显著水平;全氮、速效钾通过土壤pH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间接作用也比较大,两者对细菌数量的作用系数都为0.44,对放线菌数量的作用系数都为0.58。土壤pH对细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作用可能与红树林土壤普遍偏酸的现象有关,而多数细菌、放线菌类群生长的最适pH为6~8。真菌的线性回归模型未达显著水平,未能运用通径分析法来估计土壤因子的影响作用。这可能因为多数真菌类群嗜酸(pH5 ̄6),而被调查的16个土样,有9个样品pH<5,有2个样品pH>6,土样pH的这种分布使其对真菌数量的影响作用不能用线性模型来拟合。


农业中壳聚糖的功能与应用研究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摘要:简述了壳聚糖在农业上的功能和作为种子处理剂、饲料添加剂、植物病害诱抗剂、降解性地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农药、食物保鲜剂等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