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菠萝叶纤维的超声波辅助化学脱胶工艺
《纺织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菠萝叶纤维的高效脱胶,将超声波清洗技术与化学脱胶技术相结合,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温度3个因素进行优化,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等表征脱胶过程中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超声波辅助化学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频率53 k Hz、超声波处理时间35 min、超声波处理温度53℃,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纤维残胶率为13.8%,断裂强度为4.2 c N/dtex,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可满足纺纱要求;各因素对纤维残胶率和断裂强度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为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温度;超声波处理对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去除有促进作用,对纤维素分子链损伤小,对热性能影响也较小。
关键词: 菠萝叶纤维 响应面法 超声波 化学脱胶 残胶率 断裂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木薯果胶甲酯酶抑制因子MePMEI1的互作蛋白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胶甲酯酶抑制因子(PMEI)在植物抗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木薯MePMEI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蛋白互作网络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诱饵载体pGBKT7-MePMEI1,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从木薯cDNA文库中筛选Me PMEI1的互作蛋白。结果表明,酵母双杂交共筛选出57个阳性克隆,阳性率约为32.6%,测序鉴定出37种含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的候选互作蛋白,包括非特异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苏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叶绿素a/b结合蛋白、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VDAC2)、乙二醛酶Glyoxalase-2、氮素调节蛋白、木糖葡萄糖转移酶(TCH4)等,并通过回转验证检验其蛋白互作的真实性。验证结果表明Me PMEI1与VDAC2、Glyoxalase-2蛋白具有相互作用。这进一步补充了其蛋白互作网络,为探究MePMEI1蛋白的互作网络提供新的依据。
关键词: 木薯 果胶甲酯酶抑制因子 酵母双杂交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果汁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大健康"及营养膳食的普及,人们对健康愈加关注,富有营养的功能食品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发酵果汁顺势而生.随着其研发及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已然成为饮料行业的新亮点.该文就发酵果汁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菌种选择、发酵工艺、营养功效等,并提出其未来可能的一些发展方向,以期为加快发酵果汁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发酵;果汁;益生菌;现状;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玉米DOF家族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模式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玉米DOF基因为研究对象,研究这8个基因在玉米生长发育中的器官表达模式及应答4种逆境胁迫(200 mmol·L-1 NaCl, 20%PEG,铵态氮胁迫和硝态氮胁迫)的响应表达模式。结果表明,7个基因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5个基因主要在玉米1种器官中表达,2个基因主要在2种器官中表达,而ZmDOF37呈组成性表达。这些数据表明,这8个基因参与玉米器官的发育进程。在200 mmol·L-1 NaCl胁迫处理和20%PEG6000胁迫处理1 h后,分别有8个基因和4个基因表现上调,表明这些基因是NaCl和PEG胁迫响应信号途径中的早期响应基因。在20%PEG6000胁迫处理24 h后,有4个基因被明显的诱导(ZmDOF29,ZmDOF32,ZmDOF37和ZmDOF45),表明这4个基因属于晚期响应基因。在铵态氮和硝态氮胁迫处理1 h后,分别有7个基因被明显诱导,属于早期响应基因,表明这7个基因可能参与玉米应答氮胁迫的早期响应机制。
关键词: 玉米 DOF基因家族 基因表达 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叶面肥对海南林下栽培金钗石斛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的叶面肥种类,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提高其品质,以海南林下栽培的金钗石斛为试材,采用喷雾处理的方式,研究3种化学叶面肥和3种有机叶面肥对金钗石斛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增加了金钗石斛的分蘖数、叶片数、茎节数、茎粗和株高,不同程度提高了金钗石斛的鲜重、干重、干鲜比和叶绿素含量,同时也提高了金钗石斛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因此喷施叶面肥有利于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改善金钗石斛品质。3种化学肥料中,沃生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改善金钗石斛品质的性能优于磷酸二氢钾,其次是碧护;与对照相比,沃生显著提高了金钗石斛的茎粗、鲜重、干重、叶片SPAD值、多糖和石斛总生物碱含量,增长率分别达到21.87%、35.68%、39.50%、7.96%、15.01%和9.89%。3种有机肥料中,黄腐酸钾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改善金钗石斛品质的性能优于杜高活力藻,其次是海岛素;与对照相比,黄腐酸钾显著提高了金钗石斛的茎粗、鲜重和干重,增长率分别达到20.68%、28.39%和34.50%。因此,沃生和黄腐酸钾对金钗石斛生长和品质改善明显,可以作为海南林下栽培金钗石斛的叶面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椒油树脂乳液的制备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胡椒油树脂具有粘度大、色泽深、易结晶、不溶于水等缺点,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及应用。为解决胡椒油树脂的应用问题,本文选择单甘酯与蔗糖酯为乳化剂、阿拉伯胶为增稠剂,研究单甘酯与蔗糖酯的比例、乳化剂添加量、阿拉伯胶添加量、胡椒油树脂与去离子水的比例对胡椒油树脂乳化性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胡椒油树脂的乳化条件。得到的最优乳化条件为:单甘酯与蔗糖酯比例3∶7、乳化剂添加量2%、阿拉伯胶添加量4%、油水比例1∶8。在此条件下,乳液不分层且流动性较好,乳液稳定性达95%。本研究对胡椒油树脂进行乳化,有利于提高胡椒油树脂的稳定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促进胡椒产品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
关键词: 胡椒油树脂 乳化活性指数 乳液稳定指数 乳液稳定性 正交实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母质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南方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海南橡胶林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探析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为海南天然橡胶林因地制宜提升土壤肥力与改善土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4种成土母质(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和浅海沉积物)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4种成土母质发育条件下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与多样性。【结果】不同母质间土壤理化特性差异明显,养分含量不平衡。4种母质类型土壤共鉴定出16门47纲110目203科360属462种真菌种类,获得3987个OTUs;橡胶林土壤中存在大量未知真菌类群,已知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均为最优势类群,非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分布有差异;橡胶林不同母质间土壤真菌物种丰富度覆盖指数和Chao1指数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NMDS和Heat map分析表明,海南橡胶林不同母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有差异,花岗岩属于第一大类,变质岩为第二大类,玄武岩与浅海沉积物属于第三大类。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结论】不同母质类型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含水量及有效养分等理化性状密切相关,其主要影响因子为有机碳、有效氮、全氮和碳氮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个玉米DOF基因对逆境胁迫的表达模式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玉米DOF基因在玉米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响应表达模式,为进一步阐明玉米DOF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利用qRT-PCR技术探测11个玉米DOF基因在'郑58'自交系不同组织中以及在200 mmol/L NaCl溶液、20%PEG6000溶液和铵态氮、硝态氮缺乏胁迫等条件下的表达模式.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这11个ZmDOF基因聚为一个家族,可进一步划归为4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有6个ZmDOF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集中在雄花中表达,表明这6个ZmDOF基因在雄花生长发育进程中发挥作用.ZmDOF22和ZmDOF40没有检测到表达,可能是表达量太低或者特异时空表达模式.在模拟盐和干旱胁迫下,多数ZmDOF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分别有2个和6个基因的表达上调至少5倍.在铵态氮或硝态氮胁迫处理下,分别有3个和5个基因的表达量上调至少5倍,而ZmDOF2和ZmDOF18/ZmDOF39的表达量明显受到抑制.结果预示这11个ZmDOF基因可能广泛参与玉米生长发育以及抵御各种逆境胁迫的响应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种平托花生对芒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植保导刊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平托花生的种植对芒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对其生境下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芒果园芒果膨大期,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系统调查(间隔15d查1次,五点取样法).对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物种数量、个体数量分析,并与清耕生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托花生生境下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量约为清耕生境的2倍,个体数量为4倍,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均高于清耕生境,在天敌亚群落方面也表现出相似趋势.而害虫亚群落方面,清耕生境害虫数量约为平托花生生境2倍.综合分析表明,芒果园种植平托花生有利于提高群落稳定性,增加天敌的个体数量,抑制害虫的暴发,便于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是一种有效的防控害虫的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丙溴磷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复杂样品前处理极大的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分析过程的时效性,因此建立高效的分离分析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Fe3O4@C-Magnetic nanoparticles,Fe3O4@C-MNP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考察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磁性能,并以Fe3O4@C-MNPs作为磁性吸附剂,构建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用于黄瓜中丙溴磷的定量检测,优化了影响磁固相萃取过程农药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即磁性吸附材料用量、萃取时间和溶液p H。结果表明:合成的Fe3O4@C-MNPs表面有丰富的官能团,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具有超顺磁性,对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s)丙溴磷有较好的吸附富集效果;最优条件下,即Fe3O4@C-MNPs磁性吸附剂用量0.06 g、溶液p H 6、吸附平衡时间10 min、洗脱剂为丙酮时,检测丙溴磷农药的线性范围在0.011~1.0μg/m L,检出限为0.0011 mg/kg;使用合成的磁性吸附剂材料Fe3O4@C-MNPs用于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黄瓜实际样品中丙溴磷,回收率在95.0%~101.4%,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2.9%~8.5%。该方法有机试剂用量少,吸附剂可重复利用,降低检测成本的同时也更环保,检测效率也得到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前处理技术 气相色谱 有机磷农药 丙溴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