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摘要:该文综述了我国盐渍土的分布有,东部滨海盐渍土、东北松嫩平原盐渍土、西北内陆区盐渍土等,以及这些地区,通过采用水利工程措施、农业耕地措施、耐盐植物利用等方法改良利用盐渍土研究进展。

关键词: 盐渍土资源 综合利用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中粳优质育种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探讨

北方水稻 2008

摘要:介绍了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近年来育成的几个优质中粳恢复系徐恢201、徐恢01268、徐恢11733和不育系徐9320A、徐364A、徐91068A的主要特征特性、性状表现,及其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中粳组合徐优201、徐优631、徐优733、徐优303、徐2优1号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新材料、新组合的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杂交中粳 不育系 恢复系 优质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种子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策略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综述在新形势下种子企业如何把握市场,搞好种子经营,认为种子企业应强化内部管理,重视科技投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严格把好种子质量关,主动适应市场改变营销方式,以适应当前的变化。

关键词: 种子企业 应对 市场 变化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地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对淮北地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育苗移栽技术规程进行探讨,提出了其适用范围和各指标要求。主要针对棉花各个重要生育时期,指出其生育指标,提出关键栽培技术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规程性操作。分别对育苗阶段、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的棉花生育指标、栽培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徐杂3号 技术规程 生育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与公共卫生

猪业科学 2008

摘要:如何实现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行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有效解决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中国动物疫病防治出现新的问题与动物产品安全的现状。同时,针对国内外动物屠宰生产的差距,采用动物标识技术方法,实施可追溯体系,达到减少人畜共患病和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解决人们食用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并介绍中国进行可追溯系统试点研究的进展,以及面对制约溯源系统的问题,指出应用的难点与未来可追溯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 动物 动物产品 标识 可追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获取小麦籽粒颜色特征参数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籽粒颜色与籽粒品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是小麦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是品质育种的主要参考性状。介绍了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获取小麦籽粒颜色特征参数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应用matlab的实现方案,用小麦品种"苏徐2号"作为试验品种,测试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麦 数字图像处理 颜色特征 籽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热甘蓝暑帝的选育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耐热甘蓝暑帝系用两个自交不亲和系A15和002为亲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早熟,叶球扁圆球形,结球紧实,叶质甜嫩,高抗病毒病,抗黑腐病,耐热性强,耐裂性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或早春栽培,单球质量2kg左右,产量可达5000 kg/667m2以上。

关键词: 甘蓝 暑帝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淮豆10号(原名淮03-16)是江苏省淮阴农科所于2003年育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5~2006年在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530.85 kg/667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7.74%;在2007年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715.79 kg/667 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2.10%。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SMV抗性经接种鉴定,对大豆流行株系SC 3抗病,对大豆流行株系SC 7中感。田间花叶病毒抗性0~1级,为中抗。干籽粒椭圆形,种皮绿色,子叶黄色,种脐褐色,百粒干重26~28 g。鲜豆百粒重53 g,出仁率50%。口感香甜柔糯。适宜在江苏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作为夏播菜用大豆种植。

关键词: 鲜食大豆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抽穗期喷肥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徐麦27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徐麦2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喷肥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喷肥和杀菌剂对小麦千粒重、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喷有氮磷钾或微肥的处理比没有喷的千粒重、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不同的杀菌剂对小麦千粒重、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同。杀菌剂和肥料混喷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建议在混喷时应该更加慎重。试验中,氮磷钾、微肥和青霉素混合液混喷效果最好,对产量和品质提高幅度较大。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三唑酮 百菌清 青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收获目标西星白糯玉米种植密度研究

陕西农业科学 2008

摘要:通过对西星白糯13玉米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阐明当以鲜穗出售时,合理密度为52 500株/hm2,此时产量与优质协调一致,效益最高,而以籽粒为收获目标时,适宜密度为60 000株/hm2,此时产量最高。

关键词: 西星白糯13 密度 鲜果穗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