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腺嘌呤对菠萝快速繁殖的影响
《植物学通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腺嘌呤(adenine,Ad)作为基本培养基(MS)的添加成分,进行菠萝的快速繁殖。以不加Ad作对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Ad分别为1.0、 2.0、 3.0、 4.0、 5.0、 6.0 mg.L-1对芽的分化及增殖均无显著促进作用。而在壮苗培养中,除Ad为1.0 mg.L-1外,其他各浓度均能极显著地提高幼苗的生长速率,而且在不同浓度间也出现了极显著差异。Ad在3.0~5.0 mg.L-1时,幼苗生长速率最快,可使出苗时间提前30 d以上。


RT-PCR克隆人血清白蛋白cDNA及其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4 CSCD
摘要:为了构建人血清白蛋白cDNA橡胶树乳管特异性表达载体,提取人工流产胎儿肝脏组织总RNA,采用RT-PCR法得到其改良cDNA,T/A测序后,采用NCBI BLASTn软件分析测得的序列及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公布的HSA cDNA及氨基酸序列比较其同源率。结果表明,两者分别达到99.6%和99.5%。这为后期橡胶树乳管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和以转基因橡胶树来表达人血清白蛋白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前期技术工作基础。


丝状真菌转座子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 2004
摘要:转座子是一类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在丝状真菌基因组中广泛存在。转座子可以引起遗传变异,也可以用于标签基因,近10a来对丝状真菌转座子的分离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综述了丝状真菌转座子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转座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分离方法及其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源病毒抑制剂WCT-II控制烟草花叶病毒(TMV)的作用机理初探
《西北农业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植物源病毒抑制物WCT- 直接处理烟草花叶病毒(TMV)病毒粒体,经枯斑半叶法接种和电镜检测发现,处理后的病毒致病力明显下降,病毒粒体大量发生断裂、略变弯曲等畸变现象,WCT- 对TMV的枯斑抑制率为86.6%;WCT- 处理烟草后,其叶片匀浆和胞间液的蛋白经SDS-PAGE不连续电泳发现,处理后的烟草叶片胞间在第5天至第9天和第7天分别存在1条酸溶性蛋白和1条碱溶性蛋白。上述研究结果表明,WCT- 不仅对TMV病毒粒体具有体外钝化作用,而且能诱导植物产生病程相关蛋白,提高烟草抵抗TMV侵染的能力。
关键词: 植物源病毒抑制物WCT- 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


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甲烷菌种群数量影响的研究
《环境污染与防治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厌氧培养箱技术 ,用最大或然数计数 ( MPN)法测定稻 -鸭复合种养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的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数量的变化规律与稻田甲烷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早稻田土壤中菌数高峰期出现在孕穗期 ,晚稻田土壤中菌数高峰期出现在分蘖盛期。实行稻 -鸭复合种养 ,显著降低了稻田土壤中甲烷细菌种群的数量 ,特别是减少了甲烷排放高峰期的甲烷细菌数量。早稻田和晚稻田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分别比对照田降低 2 0 %~ 96.9%和 94.3 %~ 95 .8% ,且两系统土壤中甲烷细菌数量的差异达 1%的显著水平


防治节瓜蓟马、桃蚜高效药剂筛选
《植物保护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防治节瓜蓟马、桃蚜药效试验表明,25%吡·辛乳油、5%吡·丁乳油、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高渗吡虫啉乳油4种药剂对节瓜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5 d校正死亡率达90%以上。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高渗吡虫啉乳油、25%吡·辛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桃蚜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 d校正死亡率均达95%以上,药后3-5 d校正死亡率均达99%以上。5%吡·丁乳油、30%吡虫灵微乳剂对桃蚜的防治效果也很好,药后1-5 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3%-98.9%和94.6%-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