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25%丙环唑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云南农业科技 2004

摘要:用 2 5 %丙环唑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该药对香蕉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 2 5 %丙环唑乳油 5 0 0~ 10 0 0倍液 ,防治效果可达 77 31%~ 85 4 2 %。

关键词: 25%丙环唑乳油 香蕉 叶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稻种资源的研究与保护

热带农业科学 2004

摘要:阐述海南稻种资源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稻种资源 海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主要栽培果树的根结线虫病及其防治

热带农业科学 2004

摘要:调查了海南岛20种主要栽培果树的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鉴定了病原线虫的种类,试验了5种杀线虫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番石榴、香蕉、皇帝蕉、粉蕉、火龙果与番木瓜6种果树不同程度感染根结线虫病(前3种最敏感),株发病率80%~100%,根结指数2.75~5.00;病原线虫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以及另外2个有待明确的虫种;7.5~15.0 kg/hm2的10% 福气多颗粒剂对土壤中二龄侵染幼虫的防效为84.15%~95.18%,同时可有效地抑制根结的形成。

关键词: 热带果树 根结线虫病 发生 防治 海南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牦牛肥胖基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序列分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摘要:肥胖基因(ob gene)是近年来刚被克隆的新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产物瘦蛋白(Leptin)具有调节体重、影响动物生长和繁殖率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一种主要由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对TNF-α基因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动物抗病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克隆及测序分析了牦牛上述两个基因的部分片段,结果表明:ob基因大小为1773bp,TNF-α基因为1160bp,通过genebank中的blastn比较分析牦牛ob基因和TNF-α基因与普通牛种的相应基因同源性都高达98%.

关键词: 牦牛 肥胖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克隆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恢128与不同类型不育系测配F_1代表现研究

广西农业科学 2004

摘要:广恢 12 8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籼型恢复系。用 6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 ,13个不同细胞质不育的三系与其测配 ,研究杂种F1表现。结果大部分组合生育期适中 ,结实率高 ,杂种优势强 ,米质较优 ,抗性好。表明广恢 12 8恢复谱广 ,一般配合力强 ,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具有较强的恢复力。并初步鉴定出 4个优良组合。

关键词: 恢复系 两用核不育系 不育细胞质 测配 一般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系统学特征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摘要:对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进行系统学特征分析 ,指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和演化性等系统特征 ,提出用系统科学原理和方法建立新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系统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辣椒品比试验结果

长江蔬菜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温敏核雄性不育育性转换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玉米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琼 6 Qms及其对照琼 6的花药组织和植株叶片中生长素 (IAA)及乙烯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琼 6 Qms植株叶片中生长素含量在小花分化期最高 ,随着雄穗发育逐渐降低 ,而琼 6的生长素含量从小花分化期逐渐升高 ,到性器官形成期达到最高值。在小花分化期和性器官形成期 ,琼 6 Qm s叶片和花药组织中的乙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而生长素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 ,导致生长素与乙烯比例的不平衡 ,这可能是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由可育向不育转换的重要生理学原因。

关键词: 玉米 温敏核雄性不育 育性转换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珍稀野生植物乌檀的开发利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

摘要:对珍稀药用植物乌檀资源的生境 ,以及在国内的分布、生长、药用和用材价值、栽培繁殖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为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乌檀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珍稀 野生 乌檀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黄灯笼辣椒2种病毒病的电镜诊断

热带农业科学 2003

摘要: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黄灯笼辣椒(CapsicumchinenseJacq.)病毒病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坏死顶枯样品中有球形病毒粒子和短杆形病毒粒子;花叶畸形样品中则观察到略弯曲线状病毒粒子。初步确定,这2种症状的病毒病分别由某种球形病毒和某种线形病毒引起。

关键词: 黄灯笼辣椒 黄帝椒 黄瓜花叶病毒 芜菁花叶病毒 电子显微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