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河北省小麦孢囊线虫种类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小麦孢囊线虫病在河北省发生十分普遍,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可以侵染小麦的孢囊线虫种类很多,对于病原的准确鉴定是防治病害的基础。本试验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对从河北省不同地区采集到的37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进行了比较分析和鉴定。经过对线虫ITS-rDNA序列分析,发现采集到的线虫ITS区序列差异很小,为同一种类,其ITS-rDNA序列与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1924的ITS-rDNA序列同源性高于99%。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测量和观察,其主要形态学特征与燕麦孢囊线虫H.avenae的相近。综合其形态与分子序列特征,确定河北省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病原线虫为H.avenae。

关键词: 小麦孢囊线虫 形态学 分子生物学 ITS-r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类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模式下,鸡粪、牛粪和猪粪三种粪肥与化肥配施对秋冬茬和冬春茬设施番茄产量、果实营养品质和生育期根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牛粪和猪粪三种粪肥与化肥配施均能获得90~125 t/hm2的番茄产量,猪粪处理产量较高,鸡粪处理次之,牛粪处理最低,差异不显著。与鸡粪和猪粪处理相比,牛粪处理的果实硝酸盐含量和水分含量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风味、品质和耐贮存性好,鸡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牛粪和猪粪处理,鸡粪处理的果实VC含量高于牛粪和猪粪处理,差异不显著。牛粪与化肥配施处理的根层土壤无机氮含量比鸡粪和猪粪处理低,没有出现明显的氮素积累;牛粪处理的根层土壤电导率最低,与定植前相比基本稳定,但鸡粪和猪粪处理土壤电导率比定植前均升高。因此,在供试土壤肥力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底施N 200 kg/hm2鸡粪、牛粪或猪粪,设施番茄秋冬茬追施N 130 kg/hm2,冬春茬追施N 200 kg/hm2的有机-无机氮素管理模式,可以获得较高的番茄产量和品质,其中牛粪处理的根层土壤没有出现明显的氮素积累和电导率升高,是较安全的利用模式。

关键词: 畜禽粪便 产量 品质 无机氮 电导率 番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冬小麦硒的含量及其富硒技术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富硒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取样、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方法,同时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河北省冬小麦硒的含量及小麦富硒施肥技术。结果表明:(1)河北省冬小麦含硒量变化范围为0.010~0.222mg·kg-1,其中46.67%的冬小麦缺硒,35.00%的冬小麦轻度缺硒,正常含硒量的小麦仅占18.33%;(2)通过土壤施硒和叶面喷硒可有效地提高冬小麦籽粒的含硒量,达到富硒小麦的要求,而浸种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措施。以亚硒酸钠作硒肥,生产富硒小麦的土壤施硒量以0.10~0.25mg Se.kg-1为宜;叶面喷硒的适宜浓度为40mg Se·L-1,每公顷用液量750kg,以小麦抽穗至灌浆初期进行喷洒效果较好。因此,建议在河北省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产富硒小麦的土壤适宜施硒量为225~562.5g·hm-2,叶面喷硒的适宜施硒量为30g·hm-2。

关键词: 河北 冬小麦 硒含量 富硒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环境条件对茄黄萎菌微菌核存活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土壤温湿度及处理时间对茄黄萎菌微菌核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微菌核萌发率均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为20%和30%的条件下,40℃处理7 d微菌核均不萌发;35℃条件下处理14 d其萌发率仅为7.53%(20%土壤含水量)和8.60%(30%土壤含水量);30℃条件下处理28 d其萌发率降为23.66%;在变温条件下(每天35℃处理14 h,40℃处理10 h),30%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处理7 d其萌发率降为4.30%,均能明显降低土壤中微菌核的数量。自然风干土条件下,40℃处理14 d其萌发率降至35.48%;35℃处理14 d时,其萌发率降至43.01%。高温结合土壤湿度处理能显著降低微菌核萌发率,能有效防治茄黄萎病的发生。

关键词: 茄黄萎病菌 微菌核 萌发率 土壤环境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黑麦、小黑麦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中国草地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干旱棚田间全生育期模拟干旱法,对9个饲用黑麦、小黑麦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品质性状、光合及生理指标进行了抗旱性分析,并用抗旱指数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各品种的产草量、株高、茎数、茎叶比和粗蛋白质含量,成穗率和鲜干比略有增加,光合指标降低,抗旱指数顺序为冬牧70>冀饲2号>冀饲1号>中饲828>中新830>中饲237>NTH1888>NTH1048>劲松49。

关键词: 黑麦 小黑麦 抗旱系数 抗旱指数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矿化度咸水造墒灌溉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灌溉量作为主处理,灌溉水的矿化度作为副处理,研究了播前不同灌溉量下不同矿化度咸水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棉花出苗时间和出苗率的影响差异较大,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棉花出苗速度变缓,出苗率降低,其中4 g·L-1以下的咸水灌溉处理棉花出苗率在90%以上,6 g·L-1矿化度处理平均出苗率仍可达85%左右,但出苗时间推迟。播种前咸水灌溉量以22.5~34.0 mm为宜。灌溉水矿化度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前期大于后期,前期大于4 g·L-1矿化度处理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后期大于6 g·L-1矿化度处理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从产量上看,棉花的咸水矿化度计算阈值为3.38 g·L-1,即在矿化度小于3.38 g·L-1时,咸水灌溉的棉花产量与淡水灌溉产量差异不明显,高于此矿化度阈值时,棉花产量呈直线下降趋势;但低于8 g·L-1咸水灌溉的棉花产量均显著高于纯旱地的棉花产量。

关键词: 棉花 播前灌溉 灌溉水矿化度 灌水量 生长发育和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繁殖中华甲虫蒲螨的替代寄主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条件下,观察了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对替代寄主和自然寄主的寄生选择性,比较了不同寄主繁殖的蒲螨发育情况,蒲螨后代的生物学差异。结果表明,中华甲虫蒲螨最喜好的是替代寄主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和自然寄主台湾狭天牛Stenhomalus taiwanus,选择系数分别为0.6743和0.6493,差异不显著;其次为多毛小蠹虫Scolytus seulensis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选择系数分别为0.5006和0.4619,差异不显著,但前一组的选择系数显著高于后一组。通过对单头蒲螨发育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替代寄主麦蛾、玉米象与自然寄主台湾狭天牛、多毛小蠹虫繁殖蒲螨从接螨至开始产后代历期分别为6.8、7.9、7.4、7.8d;最大膨腹体直径分别为0.9871、0.9243、0.9662、0.9423mm;每雌产后代雌螨数分别为109.6、105.5、130.3、115.9头,雌雄性比分别为24.6∶1、22.7∶1、27.4∶1、22.8∶1;后代雌螨爬行速度分别为5.51、5.20、5.89、5.34cm.min-1;单头蒲螨杀死供试寄主多毛小蠹虫幼虫数量分别为9.3、9.3、9.2、9.6头。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除寄主麦蛾繁殖蒲螨完成1代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其它寄主外,用替代寄主与自然寄主多毛小蠹虫繁殖的蒲螨在其他方面差异均不显著。因此麦蛾幼虫和玉米象幼虫作为中华甲虫蒲螨替代寄主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中华甲虫蒲螨 替代寄主 自然寄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测定杀菌剂对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毒力方法的改进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一种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的筛选灰霉病防治药剂的试验方法,笔者通过在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分生孢子悬浮液中加入1%酵母浸膏、2.5%葡萄糖和10%胡萝卜汁,接种离体黄瓜子叶,病叶率达100%,发病均匀度达98%以上,确立了一种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测定杀菌剂对灰霉病菌毒力的新方法--黄瓜子叶喷雾法。以该方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比较了戊唑醇、代森锰锌和异菌脲对灰霉病菌的毒力,发现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与其抑制率的几率值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5。该方法可用于灰霉病菌抗药性监测和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关键词: 灰霉病菌 接种 黄瓜子叶喷雾法 杀菌剂 室内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子锈病是谷子上的一种流行性强、毁灭性大的病害,严重影响谷子生产。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谷子抗锈病种质资源非常贫乏,而且高抗锈病的材料其农艺性状又很差,很难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培育抗锈病品种,因此克隆谷子抗锈病基因尤为重要。目前克隆到的许多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条中无铝明矾代用品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传统"明矾法"制作油条的原理,采用小苏打、葡萄糖酸-δ-内酯、酒石酸氢钾、磷酸二氢钙四种成分研制无铝明矾代用品;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四成分用量对油条品质的影响,并与传统"明矾法"制作的油条进行了对比;表明小苏打用量对油条体积膨胀率和感官综合得分影响最大,磷酸二氢钙次之,酒石酸氢钾的作用略高于葡萄糖酸-δ-内酯;无铝明矾代用品的最佳组合为小苏打3.2%,葡萄糖酸-δ-内酯3.2%,酒石酸氢钾0.4%,磷酸二氢钙0.8%;用无铝明矾代用品加工的油条在体积膨胀率和感官综合评分方面均优于传统明矾法制作的油条,不仅可以完全取代明矾,而且省时方便,安全可靠。

关键词: 油条 无铝 明矾代用品 膨松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